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77472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廉颇蔺相如列传 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广成传()避匿()缪贤()汤镬() 虽驽() 肉袒()盆缶() 欲毋行() 可予不()渑池() 诈佯() 列观()皆靡() 甚倨() 不怿() 刎颈之交()【答案】zhunnmiohuntnfuwfuminynggunmjyw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答案】1.“不”,通“否”2.“庭”,通“廷”3.“案”,通“按”,审察、察看4.“缪”,通“穆”5.“孰”,通“熟”,仔细6.“质”,通“锧”,砧板第

2、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负引顾使以因乃【答案】倚仗,凭借动词,辜负,对不起动词,违背动词,使承担动词,背着/动词,引见,延请动词,牵,拉动词,掉转/动词,回头副词,不过,只是动词,环视副词,难道,反而/动词,派动词,出使动词,让名词,使者/介词,凭介词,用连词,来连词,用以,用来连词,因为/副词,于是,就介词,由此,趁此介词,通过,经由/副词,竟然连词,于是,就副词,才代词,你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舍相如广成传()_2左右欲刃相如 ()_3而相如廷叱之 ()_4臣请完璧归赵 ()_5秦王恐其破璧 ()_6且庸人尚羞之 ()_7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_8于是相如前进缶 ()_9宁许

3、以负秦曲 ()_10乃使其从者衣褐 ()_11蔺相如前曰 ()_12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_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14大王必欲急臣 ()_【答案】1.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2.名词作动词用刀杀3.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4.使动用法使完整5.使动用法使破碎6.意动用法以为羞耻7.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8.名词作动词走上前9.形容词作名词理亏之责10.名词作动词穿11.名词作动词走上前12.名词作动词向某人敬酒或献礼13.形容词作动词尊重14.使动用法使着急,逼迫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_今义:_2请指示王古义:_今义:_3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_今义:_4宣言

4、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_今义:_5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古义:_今义:_6左右欲刃古义:_今义:_7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_今义:_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2.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3.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4.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5.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6.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7.古义:遵守约定。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8.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第6步

5、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文:_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_3王问:“何以知之?”()译文:_4君何以知燕王?()译文:_5设九宾于廷。()译文:_6请奉盆缶秦王。()译文:_7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文:_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文:_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文:_1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文:_1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文:_1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文:_13而君幸于赵王。()译文:_14遂与秦王会渑池。()译文:_15以勇气闻于诸侯。()译文:_16故燕王欲结于君。()译文:_【答案】1.判断句廉颇是赵国杰出

6、的将领。2.判断句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3.宾语前置句赵王问道:“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4.宾语前置句、省略句您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5.状语后置句在朝堂上安设“九宾大礼”。6.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请允许我给秦王献上盆缶。7.定语后置句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8.被动句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9.被动句、状语后置句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10.省略句均衡这两个策略,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11.判断句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宝玉。12.判断句这是尊重大国的威望来表示敬意啊。13.被动句而且您又被赵王宠

7、幸。14.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赵王就和秦王在渑池相见。15.状语后置句凭勇气在诸侯中闻名。16.状语后置句所以燕王想同您结交。 常识速览司马迁(约前145或约前13587?),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战国(公元前474公元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公元前280年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逼楚迁都于陈。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文学常识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