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77388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 二、案例描述 (一)

2、设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中涉及的生字,并能够默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主要识字量为12个。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文中的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是为了拉动大车而努力,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彼此之间按照各自的想法拉车,所以最终大车“未动分毫”,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学难点 在学生了解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大车最终“未动分毫”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三)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天鹅、大虾、梭鱼的图片,结合图片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三种动物,看图说一说,你们认为

3、这三种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生:天鹅可以飞。 生:天鹅、梭鱼和大虾都会游泳。 生:大虾会倒着游泳。 生:天鹅也会在地上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片下板书。) 师:现在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齐声)想! 师:下面让我们将书打到第九课天鹅、大虾和梭鱼,这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就对这篇寓言进行学习。 2.课堂教学。 (1)认识生字,设置小组挑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字学习。 (学生学习生字。) 师:结合拼音,你们是不是已经对本节课的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识? 生:(齐声)是! 师

4、:现在,老师将本节课的生字按照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一星: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组词;三星:能够书写汉字;四星:认识生字中的多音字。星级越高,难度越大,哪个小组来进行星级挑战? (学生踊跃挑战,小组合作情况较好的学生基本完成四星挑战。) 师:我们要对完成四星挑战的小组提出表扬(鼓掌),没有完成的小组也不要灰心,相信你们已经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小组合作,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合作,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分析课文,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师:完成生字学习后,我们来阅读课文,下面找四位同学分别读不同的小节,其他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怎样

5、才算拼命?最后板车为什么“未动分毫”?(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 (完成朗读后,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了天鹅、大虾和梭鱼三个动物一起拉车的故事。 生:我觉得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才算拼命。 生:拼命应该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拉车。 生:三个动物都向不同的方向拉车,所以车才不动的。 生:它们没有向一个方向拉车,肯定拉不动车。 师:现在你们已经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意思,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刚才合作效果较差的小组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种合作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按故事绘画、分角色扮演,供小组选择。) 师:小组讨论,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讨

6、论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进行热烈讨论,探究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3)小组学习汇报。 师:首先请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演示,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生(小组代表):在阅读中我们小组发现“拼命”“使劲”“钻”“一心想”这些词说明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努力拉车了,但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所以“白费力气”,最终导致板车“未动分毫”。 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看法,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小组怎样理解的呢? 生(小组代表):通过绘画,我们发现天鹅想让车向上走、大虾的动作会让车向后,而梭鱼向水里游则会导致车向水里,也就是向下的方向

7、走,它们三个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下面请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小组代表):通过表演,我们发现按照它们的方式,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拉动车,力气无法集中,甚至向后退的力量还会阻止车向前走,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你们的小组讨论结果都很有道理,那么怎样才能拉动车呢?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发现只有三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拉车才能拉动。) 师:通过演示,可以发现,只有你们的方向一致、团结合作,才能拉动大车,才能共同克服困难。“人心齐、泰山移”,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在互相帮助中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8、,快快乐乐生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设置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然后在识字教学、分析课文和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接受团结合作教育,最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教学思想,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探究逐步解决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应用。 编辑 孙玲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