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7058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文本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东庐中学 赵艳鸣师:同学们,现如今的时代,我们崇尚独特、追求个性。其实你们知道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有了一位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李白曾有诗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那五柳先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又魅力何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引领下,一起去认识认识他。板书: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师:“传”即传记,它是一种介绍人物生平和经历的文字,本文其实就是陶渊明为“五柳先生”所做的一篇传文。通过批改同学们的讲学稿,我发现同学们预习的都非常的认真,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接下来,我想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互相交流、订正一下讲学稿,看看自己哪些地方错的比较多,

2、以便在课堂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交流、订正自己的讲学稿,老师下去巡视、指导。)师:俗语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读,那要想读好文章,首要前提就是要读准字音和停顿。那就讲学稿上的字音和停顿来看,有哪些是我们同学们易错的呢?同学们来提一提,说一说。)生:“曾”要读成“cng”而不能读“zng”,“吝”是前鼻音,不要读成了后鼻音;生:“屡”应该是“l”,不能读“lu”;师:同学说的很好,老师也要提醒一下,“颇示己志”的“己”,不要读成了“y”。师:提完了字音,那停顿节奏呢?依据讲学稿上给出的提示方法,同学们来提提好吗?生: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生:曾不/吝情/去留生: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师:同学们

3、提示的都非常的准确到位。那扫清了读音和停顿的障碍后,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后做简要的点评。(指名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来说说刚才的同学读的怎么样?生:她的字音读的很准,只是有一处停顿不够到位,应该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师:非常棒,你听的很仔细,的确四字句一般为两字一停顿。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读的很好,只是老师觉得我们在读古文时的速度可以稍慢一点,要读出古文的抑扬顿挫。师: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我们的读以及同学们课下的认真预习,我想对于文章词、句意的理解也一定难不倒大家。投影展

4、示: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师:这是老师根据同学们讲学稿上易错的以及大家质疑比较多的整理出来的,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加横线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及工具书进行解释和翻译,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例如:偏义复词“去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看得出,同学们预习的真的是非常的充分,那疏通了文句的意思之后,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地走近这位五柳先生。请同学们再一次大声、自由、用心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按照这样的句式:(投影展示:)读 (句子),我看到了一个 的五柳先生,因为 (理由)。说说你对

5、五柳先生的看法。(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开始自主思考)师:如果同学们自己思考过了,可以带着你们的观点小组交流意见。(学生小组交流,教师走进学生中探寻。)师:好,同学们交流地如此热烈,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自己的观点跟看法,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吧。生: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看到了一个喜欢喝酒、耿直率真的五柳先生,因为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说明他很喜欢喝酒,不醉不归。另外他一旦在亲戚家喝够了就离开,从不扭扭捏捏,率性洒脱。师:说的真棒!你对这位五柳先生真够了解的!这是从什么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生:兴趣爱好。师:那五柳先生

6、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吗?生:有啊!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看到了一个爱好读书的五柳先生,因为他每当对书中的要旨有所领会,就忘记了吃饭。师:废寝忘食,的确是把书当成了一种精神食粮了。那五柳先生又是怎样读书的呢?生:不求甚解。师:“不求甚解”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认真、不求深刻的理解,含有一定的贬义。那在这里是贬低五柳先生吗?生:不是。生:这里的“不求甚解”是指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书中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师:据我所知,古人读书,都是字斟句酌,这往往是为了顺应科举考试的要求,而五柳先生读书却是“不求甚解”,这又说明什么呢?生:说明他是一个不贪图名利的人。师:很

7、好。那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遍这句话。(齐读一遍)“性嗜酒”、“好读书”,五柳先生还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吗?生:读“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我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因为别人写文章是为了献统治者,求名求利,而五柳先生却是“自娱”。师:的确这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其实,他的这种淡泊名利、不慕荣利在文中也有直接的提到。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又是从什么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呢?生:思想性格。师:很好。还有吗?生: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我看到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因为他的生活条件如此贫困,却依然是安然自若。师:说得

8、很好。你知道这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五柳先生吗?生:生活状况。师:对!其实啊,“箪瓢屡空”是一个典故,是一个有关颜回的典故。你们知道颜回吗?生: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曾说:一箪食,一瓢饮,贤哉回也。师:你真的很厉害,博览群书!的确,后来,“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的精神就被后世传为佳话。作者在这里以古贤颜回来比况五柳先生,可谓是含而不露,更有弦外之音。这样的美句值得我们好好诵读。(学生集体品读这句话)师:那文章除了从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来写五柳先生,还有哪个方面呢?可以结合一下我们讲学稿的那张表格。生:籍贯姓字。师:哪一句?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师:

9、古人都是非常重视门第和声望的,许多人都希图声名不朽,而五柳先生却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如此的隐姓埋名,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一个隐士。生:具有隐者风范。师:很好。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那细心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刚所找的很多句子的句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者说它们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生:“不”字。师:对,同学们可以细致地数一下,“不”字在文中共出现了多少次?生:九次。师:那同学们将这些“不”字句默默地读上一遍,可以结合讲学稿中的这个问题思考一下:本文为什么多处用了否定句式,怎样理解其深层用意?(默读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生:“不”

10、字句的使用可以体现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生: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生:也说明他不与世俗的同流合污。生:也是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精彩了!否定句的使用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许多文学家对此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投影展示)文学家们对“不”字的看法:v 钱钟书说:“ 不字为一篇眼目。例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岂作传记而并不晓人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而破除之尔。”v 王夫之在思问录中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师:由此可见,如此之多否定句的使用,恰恰是表现了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以及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这种别具一格的笔法,也不得不让人佩服陶文

11、的精湛。师:那如此的五柳先生,赞文中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说起赞,何为赞?生:赞是传记末尾的评论性文字。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赞文部分,找出其中概括评价五柳先生的两句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师:很准确。这两句话,不仅是对五柳先生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它也成为了我们后进自勉的箴言,可谓是千古传颂。我们来齐背一遍好吗?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师:古人说,文章做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而本文恰恰就够得上这样的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文,来用心感受一下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学生齐读课文)师:五柳先生究竟是何人,难道真如赞语中所

12、说,他是无怀氏和葛天氏之民吗?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就是陶渊明的自传,你们认为呢?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说说看。生:这是陶渊明的自传。我搜集的有关陶渊明的资料说: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我们上学期学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的也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田园的思想。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这里也搜集了细致的证据,证明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投影展示)v 1、宅边有五柳树。v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v 2、好读书。v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

13、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v 3、性嗜酒v 陶渊明,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饮酒诗共二十首,据序文这些诗因为都是醉后所写。v 4、箪瓢屡空。v 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v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v 陶渊明少年济世之志,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出仕,任江州祭酒,后曾任参军、县令等官。因不能改变本性,适应世俗,加上对政局的失望,对官场的腐败与骄奢淫逸,令陶渊明深恶痛绝,又不愿同流合污,为五斗米而折腰。四十一

14、岁那年,辞去彭泽县令,选择了归隐不仕之路,回到了柴桑故里。师:种种迹象表明,这篇文章其实就是陶渊明的自传。那既然身在东晋,又为何说自己是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呢?这就要了解一下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投影展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师:由此可见,身在黑暗的东晋,却说自己是“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说明了什么了?生: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师:对,其实这一思想在我们上学期所学的桃花源记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又何止是桃花源记呢?还有:(投影展示)归园田居

15、(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师: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陶渊明的隐居思想。其实封建时代的许多文人,由于所处社会的黑暗,壮志难酬,于是许多人都主动选择退隐山林,如闲云野鹤般超然于尘世之外,例如:(投影展示)北宋的林逋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以“难得糊涂”来为人生座右铭。师:请同学们课下多去搜集一些陶渊明以及与他类似的封建文人的作品,去感受他们作品的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