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部分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7054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部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部分练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财政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政府 B财政 C政党 D国家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A剩余产品 B国民生产总值 C社会总产值 D商品价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满足国家需要 C满足经济建设需要 D国防需要4我国将在未来几年内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这是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首次在( )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宣布的。 A1993 B1996 C1998 D. 20005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它起源于( )。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社会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计划经济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具有的基本特征

2、是( )。A非竞争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 E盈利性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分配不公 B经济不稳定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不足 E自由竞争3财政作用的范围包括( )。A提供公共产品 B纠正外部效应 C维持有效竞争D调节收入分配 E稳定经济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A资源配置职能 B宏观调控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 E服务职能5经济稳定包含着多方面的含义,通常是( )。 A经济增长 B收入增长 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资源配置中属于我国财政资源配置范围的有( )。 A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所需资源的配

3、置 B对社会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所需资源的配置 C为保证市场主体正当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居民的贫富悬殊状况进行的资源配置 D为弥补市场缺陷、调节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而进行的资源配置 E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的资源配置 三、判断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而不是政府来进行配置。 2公共财政必然是法治财政。 3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物质条件。4公共产品的内容和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四、问答题 1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述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3如何理

4、解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4如何理解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5如何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五、案例分析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贫富差距的扩大将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障低收入者及无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财政支出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请结合财政的职能谈谈如何发挥其收入分配职能。第二讲 财政收入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财政收人的最主要来源的是(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C公债 D规费2财政各收入项目中,由国家采取有偿原则(信用原则)取得的是(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5、C公债 D规费3在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中,( )是最主要的来源。Ac Bv Cm Dv+m4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项目中按规定标准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是( )。A国有资产收益 13税收收入 C行政事业性收费D国债收入5从部门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A税收 B商品销售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 E公产收入2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时取得的财政收入有(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规费收入 D公产收入 E罚没收入3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直接向个人征税 B居民购买的国库券C直接

6、向个人收取的规费和罚没收入D国家出售高税率的消费品所获得的收入E文化娱乐服务业等企事业单位上缴的税收三、判断题1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是国家通过无偿的、强制的方式取得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3我国的财政收入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4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51994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6v与m在量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提高v,m减少,财政收入相应减少。四、问答题1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2增加财政收入的正确途径是什么?3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来自价值v的部分有哪些?五、论述题试从社会产品的价

7、值构成角度论述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第三讲 税收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征税凭借的权力是( )。A资产所有权B政治权力 C财产权 D经济管理权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是( )。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环节 D课税对象3主要解决“对谁征税问题”的税制构成要素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税基4能体现课税尺度,是税制核心的税制构成要素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征加成5能体现量能负税原则的税率形式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固定税额 D浮动税率6我国现行税制开始实行的时间是( )。A1978年 B1988年 C1994年 D2004年7下列项目中,属于流转

8、税的是( )。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 C契税 D证券交易税二、多项选择题1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具有的特征是( )。A强制性 B可靠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自愿性2一般来说,比例税率的形式主要包括( )。A协议比例税率 B幅度比例税率 C差别比例税率D单一比例税率 E固定比例税率3我国现行税制的主要税类包括(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E行为税4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税收可分为( )。A流转税 B所得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E行为税5我国现行税制中流转税主要有( )。A增值税 B企业所得税 C营业税 D关税 E消费税6下列项目中,属于所得税的是( )。A营业税 B企

9、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农(牧)业税 E车船使用税7下列税制构成要素中构成税收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素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E纳税期限三、判断题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税务机关。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经济管理权。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比例税率能体现公平、量能纳税的原则。5税收制度的核心是税法。6课税对象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7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主要解决“征收多少税”的问题。8税率能体现国家课税的尺度或深度。四、问答题1简述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税收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3简述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本情况。4简述农村税费改革及其意义。5所得税

10、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论述增值税的特点及其在税收制度中的地位。第四讲 公债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公债最早出现在(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2最能体现市场价格水平的债券发行方式是( )。A溢价发行 B平价发行 C公募招标方式 D承购包销方式3为弥补季度间财政收支差额可发行( )。A短期公债 B长期公债 C无期公债 D中期公债4政府在发行长期公债时应考虑到的因素是( )。A承受能力 B偿付能力 C通货膨胀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下面不具有短期公债特点的是( )。A发行困难 B流动性大 C风险小 D发行容易二、多项选择题1公债的发行价格有( )。A批发价发行

11、 B折价发行 C平价发行 D零售价发行 E溢价发行2在现代财政中,公债作为税收的补充主要表现为( )。A弥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方面的不足B补充税种数量的不足C弥补税种在调节收人分配结构方面的不足D补充税收数量的不足E减轻税收负担3按照公债的流动特点可分为( )。A自由购买公债 B非自由购买公债C上市公债 D非上市公债 E保值公债4目前我国的公债种类有( )。A记账式国库券 B记账式公债 C无记名公债D凭证式公债 E折实公债5决定公债利率高低的因素有(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金融市场的利率 C国家信用 D社会资金供应量 E公债偿还期限长短 三、判断题1公债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式。2财

12、政支出结构影响着公债的结构。3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的初始职能。4影响公债规模的首要因素是银行的储蓄水平。5税收具有有偿性,而公债是无偿的。四、简答题1公债利率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2发行公债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试分析公债发行对象的承受能力。五、论述题1公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条件是什么?2选择公债期限及结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第五讲 财政支出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都是以( )为主。A财政补贴 B无偿拨款 C有偿贷款 D转移支付2政府转移性支出是实现财政的( )职能的主要方式。A调节收入分配 B配置资源 C稳定经济 D监督管理3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需要,属于( )。A实现国家基本职能需要 B调节收入分配的需要C第二层次的需要 D监督管理需要4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A财政补贴 B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C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D挖潜改造资金支出二、多项选择题1文教卫生支出属于(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生产性支出D非生产性支出 E购买性支出2社会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