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与习作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7034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与习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外阅读与习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外阅读与习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外阅读与习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外阅读与习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与习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与习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机结合摘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一句名言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学生习作,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它能突出地表明学生的语文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想情操,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阅读,从中汲取写作养分,激发灵感,掌握写作技能,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 课外阅读 习作能力 有机结合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习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教会学生养成积累好词

2、佳句的习惯。同时也要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精彩的故事才会吸引学生,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

3、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等。再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以便日后用到习作中。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习作的帮助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

4、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中汲取了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能力大大提高。1、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作文少出现错别字。学生作文中出现较多的错别字是影响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量的课外文章中,生字出现频率高,学生通过动手查字典、动嘴向他人请教等,不但可以自主识字,而且还扩大了识字量。另外,这些生字会在其他文章中反复出现,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知觉,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起到巩固生字的作用。这样就

5、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字、别字。所以,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就应该让学生多读课外文章、多识字。2、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新课程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量的积累是为了质的突破。学生平时积累的词语较少,就无法准确地选择词语来表情达意,反映在作文中就是全篇很少用到词语或生造词语、乱用词语等,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也给教师批阅作文带来了不少麻烦。大量的课外文章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能遇到好多词汇、积累好多词汇,而且还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感悟词语的含意,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能积累好多词汇,而且在作文时还能准确运用。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

6、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就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本来不高,再加上受当地语言环境的影响,反应在作文上,就会出现较多病语。所以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文章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多读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而又文笔优美的文章,选择其中优美的、意蕴深厚的、思想深刻的句子想一想、记一记、仿一仿,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学生的语言信息储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写文章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运用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

7、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该长则长,当短即短,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四、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使阅读为写作服务从读学写,在积累上

8、下工夫。对于学生来说,读的好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的更多时,就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还可以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圆满,更生动。从习作角度看,习作教学虽然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而这些,就不是其他课程所必须承担的

9、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方式:1.写读后笔记。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每周贴几篇好的学习笔记,让学生看,被选中的学生受到鼓励,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学生逐步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作文能力也不断提高。2.仿写。初中阶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局部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

10、段话,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这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3.扩写和缩写。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缩写,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基本结构、顺序和体裁,对长文章压缩,使之成为短篇短段。4.续写。在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的结果既符合情节的发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给文章添上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化写作

11、文的消极态度变积极态度。让学生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并将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当前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一定会得到改观。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详尽。”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与习作结合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教师教学用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论文课外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机结合单位:蒙自市第四小学姓名:殷兰华邮编: 日期:二零一一年六月 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