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7026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重庆市南岸区玛瑙学校 沈家仪一、问题:生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情景问题2011年某农场需修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鱼池,工人师傅修好后,农场老板来审核问道:“怎么知道这是标准的平行四边形?”1. 思考识别情景问题属于什么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请你帮工人师傅想想该如何回答.设计意图: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还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开门见山,用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数学眼光,有利于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教学):师:同学

2、们,在学案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问题,同时给出了两个问题,下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答案?经过教师引导,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应该会提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这时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复习一下于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易提出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来判断,此时我将给于肯定,强调定义既是性质,也是判别同时,我又提出,有其它的方法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这里边说边板书题目) 二、探究:(1)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103页并分组完成以下内容:(全班共分四个大组)活动1:(1、2大组)从边看工具:两根长度相等的笔,两条平行线(可利用横格线).动手:请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和两条平行线,摆出以

3、笔的两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思考: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文字结论:_活动2(3、4大组)从对角线看工具:两根不同长度的细纸条.动手:能否用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纸条在平面上摆出以纸条端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思考:你能说明你们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结论:_(二)合作探究1组内整理探究形成的结论:知识方面2组内梳理探究遇到的问题:(三)展示交流1教师将黑板分成两个区域,并指定学习小组在所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展示交流2请全班学生仔细审阅展示内容(四)质疑反馈、重难学习1.在全班学生审阅展示内容后,师生质疑,通过质疑反馈重点内容的过手情况,通过质疑发现学生的难点所在;2.重难学习,教

4、师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疑点、难点和重要的思想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会了(已学内容)的不讲、不讲也会(自学内容)的不讲、讲了也不会(难点内容)的不讲;)。注意事项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学生能否运用不同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他们的猜想、发现;(3)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重难讲解内容预设如下:1学生勾书 (教材103页)2. 结论数学符号化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数学语言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CADO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学生层面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采,给我一次机会,我将还你许多惊喜”

5、;课堂层面体现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过的:“教育的技能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学科层面体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的统一;体现在数学领域中的效果与体现在其他领域中的效果的统一”,真正实现课堂高效三、应用:例1 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 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这是所学判定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四、整理:知识方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思考方法:观察、实验、猜想思想方法:分类讨论、归纳探究设计意图:从问题情境出发,探索平行

6、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什么?使知识结构化、方法系统化、态度严谨化,增强学生回顾反思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五、评价: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并且OE=OF(1)OA与OC,OB与OD相等吗?(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设计意图:当堂检测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效果,以便及时反馈矫正,达到课堂真正高效.这里还应强调用四六步骤来思考。条件问题上图将条件和问题直接或顺推后标注在图上;问题联想转化从问题入手,联想与问题有关的概念、性质、定理及已形成的经验进行问题不断转化;选择思路试解当联想产生不同思路时,一般先选择与条件最直接的思路试解,一种思维试解不成功,再选择另外的思路试解,直到试解成功;梳理解答思路逆向追朔分析完成,应顺藤摸瓜梳理出解答思路(即得分点)六、变练:(可以作为课堂练习,可以作为作业)思考:对于随堂练习题,若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仍使AE=CF(如图),则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变式拓展形成经验,完善思维品质六.作业设计: 课本104页习题4.3知识技能:1题、2题 动态部分的问题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那么也留为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