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7004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雅居乐中学 郭丹丹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2、 教案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授课人郭丹丹学校雅居乐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运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类比仪器、药品【演示实验】托盘天平、锥形瓶(两个)、酒精灯、药匙、滤纸、带玻璃棒的单孔橡皮塞、火柴、红磷、细沙、铁钉、硫酸铜溶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福尔摩斯的故事 一天,福尔摩斯

3、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提问】你是否同意福尔摩斯的观点,为什么?【讲授】为什么福尔摩斯会这么说呢?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讲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找出答案,实验探究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呢?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2-93页内容,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并制定方案。【提问】 在这个三种猜想中,同学们赞同哪一种呢?【提问】通过阅读课

4、本同学们制定出哪些方案?【演示实验】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把锥形瓶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用玻璃管引燃红磷,观察红磷燃烧现象,气球变化,以及天平指针的变化。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把锥形瓶和铁钉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铁钉放入锥形瓶中反应,观察现象(铁钉表面变化、溶液颜色变化),天平变化。【讲解】从上述两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讲解】同学们能不能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中找出三个关键词呢?【讲解】同学们小时候都有坐过翘翘板吧,当翘翘板两端达到平衡时,说明

5、两个人的什么相等?【讲解】重量在化学中我们用质量来表示,同学们继续思考,当一个又高又瘦与一个又胖又矮的人坐在天平的两端,但是两人的质量相同时,翘翘板能不能平衡呢?【引导】这时他们的体积相等吗?【讲解】因此,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质量总和相等,不是体积,也不是压强相等。【板书】2、 使用范围:(1)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2)质量总和,不是体积、压强(3)参加反应【课堂练习】学案中附【提问】学到这里,同学们觉得福尔摩斯的认为:青烟的质量 = 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 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这个观点时候正确。【提问】那么,他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提问】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提问

6、】思考: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能否应用之前所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呢?【布置作业】1、复习本次课重点内容;2、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后练习”。【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同意【学生回答】提出问题猜想制定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猜想】1、 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2、 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3、 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通过表决,大多数同意第一种观点。【制定方案】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观察并思考】(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沙?(2)玻璃管有何作用?(3)气球有何

7、变化?为何有此现象?反应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色) (白色)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天平平衡。【观察并思考】(1)铁钉表面颜色变化;(2) 溶液颜色的变化;(3) 天平的变化。反应原理: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学生分析并验证猜想】 猜想1正确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生回答】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参加【学生回答】重量。【学生回答】能【学生回答】不相等倾听。【学生回答】正确【学生回答】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回答】1、通过本课题,

8、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2、实验现象3、质量守恒定律倾听以同学们熟悉的侦探福尔摩斯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引出本次课课题做铺垫。从福尔摩斯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回忆起实验探究过程。估计学生有两个认识方向:A.从他们对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这种认识出发,认为“相等”。B.也有的同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不相等”。实验包括了两类反应:金属与溶液反应;固体燃烧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会从现象的观察中去思考本质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会从现象的观察中去思考本质原因。培养学生科学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验

9、现象总结归纳能力为了便于理解,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应用。通过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解释中。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点的凝练,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以及学习习惯。【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使用范围:(1)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 (2)质量总和,不是体积、压强 (3)参加反应三、学案(一)引入新课:福尔摩斯的故事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

10、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思考:你是否同意福尔摩斯的观点,为什么?(二)授课新课1、提出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2、猜想: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阅读课本92-93页内容,制定计划。3、制定计划: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4、进行实验: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观

11、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现象、气球变化、天平变化),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沙?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观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6、总结:(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铁与硫酸铜反应(2)质量守恒定律注意点: 1、 2、 3、 (三)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2010黔东南)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