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7004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愚公移山 西安市第53中学 戴炜,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净无为。列子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儿童辩日纪昌学射。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检查预习,题解: 本文是一篇寓言.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检查预习,检查预习,请给下列的蓝色字注音: 太行 万仞 惩 塞 汝 诸 龀 箕畚 亡以应 孀 荷 叟 匮 厝 雍,明确: 太行hng 万仞rn

2、 惩chng 塞s 汝r 诸zh 龀chn 箕畚j bn 亡以应w 孀shung 曾zng 荷h 叟su 匮ku 厝cu 雍yng,检查预习,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译文1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译文2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3、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4、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3、何?且焉置土石?”,译文4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译文3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5、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6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译文5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

4、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译文7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译文8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

5、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9、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10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译文9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阳古:山之南,水之北 今: 太阳 阴古:山之北,水之南 今:阴天

6、指古:直,一直 今:手指 曾古:竟,却 今:曾经 诸古:之于 今:各个、许多 荷古:负荷 今:荷花 毛古:草木 今:毛发 息古:叹气 今:休息 虽古:即使 今:虽然 已古:止 今:已经,古今异义,明确: 险:形作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作状,用箕畚。 面:名作状,面向。,词性活用,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通假字,1、课文写到了哪些人物?,研读课文,整体探究,明确: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2、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研读课文,整体探究,明确: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遗男,共五人。,3

7、、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研读课文,整体探究,明确: 愚公妻子“献疑”,抱怀疑态度但并不反对移山。 智叟“笑而止之”,讥笑和责难愚公。 众人“杂然相许”,支持愚公。,4、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研读课文,整体探究,明确: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智叟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畏惧困难,目光短浅。,5、归纳人物形象,研读课文,整体探究,明确: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读了这则寓言之后,请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组织讨论: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类似愚公移山的现象。,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也启示我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不懈奋斗的道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