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6903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试题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讲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财务管理讲义【例题20】某企业2006年计划全年的A种材料的需求量为72000公斤,材料单价为5元,预计一次采购费用为1000元,单位材料的年变动储存费用率为材料进价成本的20%。要求:(1)计算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及相关的最低总成本。【答案】经济订货批量=12000(公斤)达到经济批量的相关最低总成本=12000(元)。(2)计算材料全年最佳订货次数和最佳订货间隔时间。【答案】全年最佳订货次数=72000/12000=6(次)最佳订货间隔时间=360/6=60(天)。(3)计算A材料的年总成本。【答案】A材料的年总成本=购置成本+相关最低总成本=720005+1200

2、0=(元)。(4)计算达到经济订货量时材料平均占用资金。【答案】达到经济订货量时材料平均占用资金=30000(元)。(5)假设在交货期内,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产量是不确定的,其概率分布如下:已知该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件,材料的缺货成本为3元/公斤。计算当保险储备量分别为0、1000公斤、2000公斤和3000公斤时的与保险储备量相关的总成本,并进行决策。【答案】订货间隔期内平均需求=120000.9+130000.05+140000.03+150000.02=12170(公斤)B=0,R=12170公斤=(13000-12170)5%+(14000-12170)3%+(15000-12

3、170)2%=41.5+54.9+56.6=153(公斤)相关总成本=15363=2754(元)。B=1000公斤,R=13170公斤=(14000-13170)3%+(15000-13170)2%=61.5(公斤)相关总成本=1000520%+61.563=2107(元)。B=2000公斤,R=14170公斤=(15000-14170)2%=16.6(公斤)相关总成本=2000520%+16.663=2298.8(元)。B=3000公斤,R=15170公斤,=0(公斤)相关总成本=3000520%=3000(元)。当保险储备量为1000公斤时,该企业缺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为最小。因此,以10

4、00公斤为保险储备量较为合适。【例题21】某商业企业2005年四季度现金收支的预计资料如下:(1)2005年预计全年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假设全年均衡销售,按年末应收账款计算的周转次数为12次,第三季度末预计的应收账款为500万元,预计的现金余额为6万元。(2)销售毛利率为28%,假设全年均衡销售,当期购买当期付款。按年末存货计算的周转次数为8次,第三季度末预计的存货为480万元。(3)四季度的费用预算为50万元,其中折旧为12万元其余费用须当季用现金支付。(4)预计四季度支付工资等40万元。(5)预计四季度将购置设备一台,支出63万元,须当期付款。(6)四季度预交所得税58万元。(7)假

5、设该商业企业只经销一类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8)该商业企业日常的现金管理采用随机模式,每季度最高现金存量与最优现金返回线的差额不超过5万元,已知每季度最低现金存量为2万元。要求:(1)计算四季度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收支差额。【答案】2005年年末应收账款=8000/12=666.67(万元)由于假设全年均衡销售,所以,四季度预计销售收入=8000/4=2000(万元)四季度的预计销售现金流入=2000(1+17%)+(500-666.67)=2173.33(万元)。全年销售成本=8000(1-28%)=5760(万元)2005年年末存货=5760/8=720(万元)由于假

6、设全年均衡销售,所以,四季度预计销售成本=5760/4=1440(万元)第四季度预计的购货(不含税)金额=期末存货+本期销货-期初存货=720+1440-480=1680(万元)第四季度预计的采购现金流出(含税)=1680(1+17%)=1965.6(万元)四季度可使用现金合计=62173.33=2179.33(万元)四季度现金支出合计=1965.63840+6358=2164.6(万元)现金多余(或不足)=2179.332164.6=14.73(万元)(2)计算确定四季度是否需要进行现金和有价证券的转换,如需要转换计算转换的数量以及四季度末的现金余额。【答案】由于H=3R-2L,即H-R=2

7、(R-L)=5万元,所以,R-L=2.5万元,根据L=2万元,可知R=4.5万元,H=9.5万元。而四季度现金收支差额为14.73万元,所以,四季度需要将多余现金购买有价证券,转换数量=14.73-4.5=10.23(万元),转换后四季度现金余额为4.5万元。【例题22】某商业企业2005年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预计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为45天,其收账费用为0.1万元,坏账损失率为货款的2%。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

8、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0.15万元。假设该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8%。该企业按经济订货量进货,假设购销平衡、销售无季节性变化。甲方案的年销售量为3600件,进货单价60元,售价 100元,单位储存成本5元(包括占用资金利息),一次订货成本250元;乙方案的年销售量4000件,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进货单价、售价、单位储存成本、一次订货成本等,所有销货假设均为赊销。要求: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应收账款的信用决策。(1)甲、乙两方案毛利之差=40(4000-3600)=1.6(万元)(2)计算甲方案的相关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6

9、0%8%=0.216(万元)坏账成本=36001002%=0.72(万元)收账费用为0.1(万元)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的相关最低总成本=0.3(万元)采用甲方案的相关成本=0.216+0.72+0.1+0.3=1.336(万元)(3)计算乙方案的相关成本: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应收账款机会成本=60%8%=0.2773(万元)坏账成本=400010050%4%=0.8(万元)现金折扣成本=400010030%2%+400010020%1%=0.32(万元)收账费用为0.15万元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的相关最低总成本=0.316(万元)采用乙方案的相关成本

10、=0.2773+0.8+0.32+0.15+0.316=2.163(万元)(4)甲、乙两方案成本之差=2.163-1.336=0.827(万元)(5)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乙方案与甲方案相比增加的收益1.6万元大于增加的成本0.827万元 企业应选用乙方案。【例题23】某企业在2006年的后几个月中有关销售、原材料购入与工资支付等方面的计划如下表所示:假设所有的销售都是赊销。50%的应收账款将在销售的当月内收回,但要提供2%的现金折扣。其余的50%将在下个月收回;企业通常在购买原材料之后的下个月支付货款;但所有的工资都在当月支付。另外,假设还有以下情况发生:(1)每

11、个季度的房租为10000元,在每个季度末支付。(2)每个月要支付2000元的其他期间费用。(3)11月份支付9月份购买设备的应付账款25000元。(4)10月1日企业计划保持的银行存款余额为10000元。要求:(1)编制该企业2006年10月到12月的现金预算表(完成给定表格)。(2)假设该企业日常的现金管理采用存货模式,每个季度的现金需求量为元,一次交易成本为600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0.5%。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以及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相关总成本。【答案】(2)每个季度的现金需求量为元,则全年的现金需求量=4=(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0.5%,则年利率=0.5%12=

12、6%。最佳现金持有量=(元)年机会成本=6000(元)年交易成本=6000(元)或:由于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所以,只需计算机会成本或交易成本即可知道另一项成本。年相关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2机会成本=2交易成本=12000(元)。注意:应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公式中,现金需求总量和有价证券的利率所处的期间一致即可,可以是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等等,不一定必须是一年。如刚才:每个季度的现金需求量为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0.5%,则季度利率=0.5%3=1.5%。最佳现金持有量=(元)每个季度的机会成本=1500(元)或:每个年度的机会成本=15004=6000

13、(元)每个季度的交易成本=1500(元)或:每个年度的交易成本=15004=6000(元)则:每个季度的相关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2机会成本=2交易成本=3000(元)。每个年度的相关总成本=每个季度的相关总成本4=30004=12000(元)。【例题24】W公司决定添置设备一台,其价值为100万元。该设备预计可使用5年,5年后预计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购置设备而举债的债务年利率为10%,每年末等额支付本息。W公司除了借债购买设备外,也可以向有关租赁公司租用该设备。租赁合同规定:租期5年,每年年初支付租金30万元,租赁期满后设备无偿交归该公司所有。该设备的每年日常维修保养费用为

14、6万元,添置该设备后预计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营运成本8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要求:通过计算为该公司作出选择举债购买设备还是租赁取得。【答案】该设备的每年日常维修保养费用和节约的营运成本均属于无关现金流量。贷款本息偿还额=(P/A,10%,5)=3.7908=(元)。由于租赁筹资与举债筹资的现金流量的差异不涉及或很少涉及风险问题。因此,只要用税后债务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现值即可。税后债务资本成本=10%(1-40%)=6%。举债购买设备现金流出量现值小于租赁设备现金流出量现值,说明举债购买较为合算。因此,该公司应通过举债筹资的方式获取设备。【例题25】M公司属于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

15、(以下称“M公司”),经省级人民政府推荐,报中国证监会审批,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关内容如下: (1)M公司拟申请发行11000万元、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按现行银行同期存款利率4.5%执行。该公司经审计的最近三年的有关财务会计数据为:(2)2003年3月31日负债含2002年6月18日发行的3000万元、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3)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束3个月后,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按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60天股票的平均价格为基准,上浮一定幅度作为转股价格,进行转股。(4)2002年12月31日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0万股;(5)2003年6月3日该公司为了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本公司股票600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5元);(6)2003年10月2日持有该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按约定的转换价格(每股8元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已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为306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