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6718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赣湘鄂三省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共11则)本刊讯(记者 李旭林)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教育合作,是在深入实施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之下,落实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8月21日下午,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在武汉签署教育合作协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代表三方签署协议。“江西、湖南、湖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着成效。这次教育合作协议的签订,对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袁贵仁

2、对三省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教育部将全力支持三省教育改革发展,共同推动三省教育合作交流。他希望三省教育部门在促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上下工夫,在服务“中三角”发展中做贡献,在区域教育合作实践上作示范,不断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果。根据合作协议,湘鄂赣三省将遵循优势互补、分层分类、重点突破原则,充分发挥各省教育的比较优势,重点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科技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中三角”区域教育事业的联动发展和共同提高。同时积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合作领导小组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制度,在2

3、012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用10年时间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和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创新机制,拓展领域,共同探索一条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教育合作的新路子。签字仪式上,三省还同时签署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以支持三省高校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为重点,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整体谋划、相互支援,服务三省城市集群发展战略。努力创造引领全国的先进经验本刊讯(记者 李旭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部门和重要力量,教育系统已经在积极创建两型学校、落实省部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建设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培养两型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做了大量

4、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你们积极创造出像汨罗素质教育一样引领全国的先进经验,为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贡献独有力量!”8月16日上午,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张文雄来到省教育厅调研,他对长株潭试验区“两型”教育创建工作提出希望。在今年4月召开的长株潭试验区工作暨两型示范创建总结动员会上,省教育厅被表彰为省“两型”示范创建工程建设先进组织单位。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在汇报会上介绍,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两型”教育并纳入全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体系之中,把“两型”意识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两型”学校创建与“两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两型”教材,普及“两型”知识,组织“两型

5、”活动,培养“两型”新人。同时,积极加快推进高校“两型”校园建设,此外,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签署了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从国家层面来设计和组织开展长株潭各项教育改革。张文雄指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广大中小学校园、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校实验室,都要成为“两型”教育的有机载体,通过实物展示与生动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实实在在感受“两型”生活的魅力,在随时可以触摸的、浓厚的“两型”氛围环境中,使“两型”意识深深根植于学生脑海中,从小立志做一名“两型”新人。张文雄还强调,“两型”社会建设,科技是关键。围绕“两型”社会创建,高校的科技创新迎来

6、了新的发展契机,湖南各高校应该紧密结合省里提出的十大节能项目、十大环保工程、十大改革措施,积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攻关能力,不断加大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为试验区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善待善用媒体 积极引导舆论本刊讯(记者 李旭林)善待、善用媒体是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学会在与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必修课”。8月23日上午,省教育厅党组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省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孔和平作题

7、为善待善用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主持。报告会上,孔和平以其丰富的媒体交往经验、翔实的公共危机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公共行政单位与媒体打交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媒体关系的建议。王柯敏对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新形势下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也是大家关注最多的民生问题,全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要从政治责任感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教育宣传以及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努力做到认清形势、强化责任、提升能力。他强调,全省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

8、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入手,围绕教育发展、改革过程的难点、重点、热点,积极联系媒体,主动接受监督,做到服务大局、尊重规律、事实准确、全面客观;要以平和的心态、真诚及自信的态度面对媒体,做到会说、敢说,通过接受采访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地传播给大众,达到宣传政策、服务群众的目的;要主动为媒体工作创造条件,尤其是在提供信息方面,从而使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要不断提高对网络等新媒体的认识,在网络等新媒体发展迅猛、受众不断增多的现实语境下,领导干部要经常关注网络信息,全力为湖南教育强省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省政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建湖南有色职院本刊讯(记者 喻超 通讯员 王子懿)8月

9、17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签字仪式在湖南宾馆举行。副省长李友志与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分别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相关链接:湖南成人高招全面实行网上采集考生信息本刊讯(记者 陈文静)近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湖南省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从2012年开始,全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面实行网上采集考生信息。据悉,考生信息包括考生文字信息和相片信息两大部分。文字信息包括考生基本信息、志愿信息、优惠信息、成绩信息、录取信息五部分。考生相片信息采用以下方式采集:持有二代身份证

10、件的考生,通过二代身份证阅读机具采集考生身份证上的相片信息;持有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件的考生,通过现场摄像采集其相片信息。今年全省成人高校招生所有考生都通过网上填报本人基本信息和志愿信息。市州、县市区及所属报名点均应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确认考生基本信息和初始志愿信息,并采集考生相片。缺额学校公布后,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通过网上填报征集志愿。湖南9名教授入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本刊讯(记者 陈文静)记者从省教育部门了解到,2011年度“奖励计划”评审工作圆满结束,湖南9名教授入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据悉,此次入选特聘教授的分别是湖南大学杨荣华,中南大学柴立元、何勇、赵中伟、段吉安、刘文胜,中南林

11、业科技大学吴义强。另外,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法学蒋新苗教授和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李佑新教授作为地方高校补充推荐人员入选2011年度“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此外,湖南师范大学遗传学教授christos samakovlis入选2011年度“奖励计划”讲座教授。christos samakovlis教授是瑞典人,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任职。湖南15名教师在“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中获奖本刊讯(记者 喻超)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了“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结果。湖南省15名特岗教师获奖,湖南省教育厅也荣获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龙山县召市镇团结小学覃占波老师的作品我的特岗故事青春无悔被评为一等奖;康丽华老

12、师获得二等奖;段笑梅、刘艳红、张晖涓、胡力、罗玲、王剑老师获得三等奖;李宁、谢霞、易超男、常焱、刘辉、贾丰伊老师获得优秀奖。据悉,此次征文活动旨在充分反映各地特岗教师志存高远、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实施“特岗计划”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活动共收到稿件2万余篇,来稿范围覆盖了实施“特岗计划”所有省(区、市、兵团),评出了获奖征文303篇,其中特等奖3篇、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优秀奖201篇,优秀组织奖10个。各产品过程检验的检验时机应在操作者对首件加工完成后自检,并判定合格。再由车间依据计划将需进行专检的部件填写报检单报检,在报检后首先由检验人员应检查车间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了自检,然后接受报检进行检验、记录及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