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976628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汉市梅苑学校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三月月考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2017年3月26日8:0010:30 满分:12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拼音有误的一组是( )A、亢kng奋 缅min怀 慰藉ji 前瞻zhn后顾B、狡黠xi 奠din定 端详xing 拈zhn轻怕重C、禁锢g 繁琐su 商酌zhu 众目睽睽kuD、笃d行 愧怍zu 张皇hung 瞬shn息万变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A、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B、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C、配合 布局 层次 映衬 D、层次 配合 映衬 布局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B、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等问题。C、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D、中东部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业废气、汽车

3、尾气等的排放量大等因素造成的。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A、B、C、D、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古琴台考 古琴台,原名伯牙台、碎琴台,座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之畔。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两个知心朋友,一名伯牙,一名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

4、在这里。 左传中记载以伯为姓的楚人,只有一个伯州犁,伯牙或许是伯州犁家族成员。伯牙的才气确实非同寻常,荀子劝学篇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作为一个民间的樵夫为何有如此高深的音乐造诣呢?据吕氏春秋与左传的记载,钟子期是楚国司乐世家出身的司乐之官钟仪的后人,钟子期是否当过乐尹或是司乐之官,史书没记载。但在盛行世官世职的先秦

5、时代,作为乐尹后人的钟子期,很有可能承袭过世职,他或许是一位隐居田园的乐尹。据吕氏春秋精通篇记载,钟子期还善辨磬音,能从磬音中听出击磬者的心情来。 古琴台最初并非建在此地。根据警世通言“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述,古琴台应在汉阳马鞍山下不远的水边,碎琴山应是马鞍山江边钟子期坟台的山地,今日琴断口(汉阳汉水上游一小镇)就是当年伯牙停舟抚琴,被钟子期听到琴弦突然断了的渡口。因为原处常发洪水,道路不通,钟子期的故居,就这样从马鞍山下的钟家庄移到龟山脚下的钟家村,琴台也随之迁到龟山脚下的月湖之滨。古琴台始建于何时说法亦不一。皇宋书录认为是北宋。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就写了登琴台一诗:芜阶饯昔经,复想

6、鸣琴游,音客万春在,高明千载留。可见琴台的历史可追溯到1400年之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琴台历经兴废。它在清代得到重修时,规模是相当气派的。如清熊宪成重修伯牙琴台赋中所描述的:“其台之选材也,铜柱柏梁;其台之结构也,龙翔凤舞;其台之壮丽,如华章之巧而精;其台之整饬,如测景之雄而古。”可惜千载楼台,在辛亥首义阳夏战争中化为瓦砾。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予以复修;抗日战争时,古琴台又被摧毁,断壁残垣,荒草离离,满目凄凉。 现在的古琴台是1957年全面修葺一新的。其中有很多艺术珍品,如琴台碑廊,而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岭南宋湘的琴台题壁诗,其文词、书法、镌刻都是上乘的,可谓“一碑三绝”。宋湘曾任湖北粮

7、道。他游览琴台,欲吟诗抒怀,却没带大笔,于是束竹叶代笔,饱蘸浓墨,在壁上写了如下诗句:“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到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诗中对琴台故事采取的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大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其笔势雄劲有力,龙飞凤舞,亦如高山流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又在园内新建“伯牙会钟子期”雕像,这座精美的雕像在向世人展现两位音乐大师喜遇知音那种深沉的情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如今,知音的故事早已飞出国门,传遍五大洲,琴台

8、每年要接待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更令人引为自豪的是,高山流水曲作为地球文化代表之一,被载上宇宙探测卫星,飞向宇宙的深处,寻觅人类的知音,高山流水曲在宇宙将永恒回响。伯牙、子期不再寂寞!5、 文章对古琴台进行了考证,作者考证了哪些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古琴台的传说及文化 B、古琴台的修建时间C、古琴台的建筑艺术 D、古琴台的原址及迁徙6、根据原文,下面关于“古琴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台又叫伯牙台、碎琴台,原址在汉阳马鞍山下不远的水边,约建于南北朝梁简文帝时期。B、古琴台以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命名,他们都是楚国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辨磬音。C、古琴台迁址是因为钟子期故

9、居所在的琴断口是一处渡口,常发洪水,后迁到龟山脚下的月湖之滨。D、古琴台经过多次重修,保留了铜柱柏梁、琴台碑廊、伯牙会钟子期雕像等古代艺术珍品。7、对原文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左传、列子和吕氏春秋的记载,作者考证出伯牙子期的故事的确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史实。B、简文帝感慨琴台的荒芜,熊宪成赞叹琴台的华美,二人都是伯牙子期的知音。C、历史记载,古琴台毁于战火的史实只有两次,但高山流水曲将永远回响在宇宙间。D、“一碑三绝”指的是琴台碑廊中的一首题壁诗,作者是岭南人,曾任湖北粮道。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

10、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异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

11、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 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赵绰注裈(kn):裤子。厌蛊:一种用咒符来害人的巫术。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撼大木不动者,当退 木:树木B、明日,谢绰,劳勉之 劳:

12、辛劳C、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 释:释放D、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 衣:穿9、下列有关加点虚词用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上欣然纳之 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 武候执以闻 上以绰有诚直之心 A、用法相同,用法不同。 B、用法不同,用法相同。 C、用法相同,用法相同。 D、用法不同,用法不同。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绰初任法官时,就因政绩出色,正气凛然,受到了隋文帝的礼遇尊重。 B、隋文帝因偷盗抢掠难以禁止,想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但赵绰认为法令是天下最重要的信约,不可失信于民,隋文帝欣然接受了他的观点。 C、隋文帝想要将在市场上使用劣质铜钱的两人处以斩刑时,

13、赵绰不听从他的旨意,皇上执意要杀了他,幸亏书侍御史柳彧极力劝止皇上,才保住了赵绰的命。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于要处死他,但最终都还是认可了赵绰的意见。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12、填空。(10分,每空2分。)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古难全”的意思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诗人 的胸怀。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个人都知道。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