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638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前5章重点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货币的定义:马克思: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现代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货币是任何一种人们在交换产品或服务,或者偿还债务时所愿意接受的优质资产资产是由个人或企业持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一般是指通货和活期存款。2.流动性概念: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至于遭受损失的能力。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大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否方便地随时自由变现;二是变现过程中价格损失的程度和所消耗的交易成本的大小。3.货币形态的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古书有“夏后以玄贝”的说法,考

2、古屡有证实。 世界其他地区也多有使用 贝的。荷马史诗中,经常用牛 标示物品的价值;马可波罗游 记中记载:中国吐蕃地区用盐 块作货币。 2. 金属货币,其中,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在世界上才基本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中国的刀布、五铢、开元通宝)3. 用纸做的货币: 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二章四节有说明); 国库发行的纸币; 两者之间的区分。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世界最早。1. 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4、货币制度的定义和概念: 定义: 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1)

3、货币材料的规定(2)货币单位的确定(3)规定各种通货的发行和流通程序(4)准备金制度5.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划分的依据:流动性差异第一层次 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其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段的那部分货币,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M0(通货):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M1=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第二层次 广义货币:它既包括高流通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通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M2 = M1 + 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 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存款二、中国现行货币层次划分:M0 = 流通中的现金M1 = M0

4、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 M1 + 企业定期存款 + 城乡储蓄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M3 = M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6.布林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 44个国家达成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内容: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 固定汇率关系 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基本前提: 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 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黄金储备大量外流,

5、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第二章1、信用的定义及本质定义: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关系人。 信用的本质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于商品交换而言,在信用活动中,一定数量的有价物从贷方手中转移到借方手中,并没有同等价值的对立运动,只是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所以,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 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 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 实物信用货币信用 信用

6、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彼此联系,相互促进阶段: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相互融合阶段: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二者融为一体3、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积累和分配社会资金的职能。在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客观上会同时存在货币资金的暂时闲置和临时需求两种情况。信用一方面把社会闲置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特别是在资金的积累方面,信用可以把分散在城乡居民手中的货币聚集起来,并贷放到生产经营单位中

7、去,从而起到变货币为资金、变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的作用,促使国民经济更有效的运行。信用的分配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和生产成果的分配两方面。前者分配的对象主要是社会闲置的生产要素。如果信用的标的是实务,则它直接的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如果信用的标的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则它间接地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对生产成果进行分配主要指在信用关系中所产生的利息范畴。这种利息的支付与收取改变了国民收入原有的分配格局,从而改变了社会总产品的既定分配结构。(2)降社会自己利润率平均化的职能。在信用活动中,价值观规律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分配,调节社会资金的余缺,由于价值观规律的作用,资金会从利润

8、率低、经营效率差的部门向利润率高、效率好的部门转移。转移的结果是前者资金减少,资金利润率升高;后者资金增加,资金利润率降低,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同时,那些具有发展潜力以及国家优先发展的部门和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信用支持。(3)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的职能。引用将社会中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并投放出去,使大量原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加速整个社会资金的周转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用各种形式的信用工具代替现金进行流通,不但节省了与现金流通相关的费用,而且减少了整个社会的现金保管、出纳等相关流通费用。(4)调节宏观及微观经济运行的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在调节经

9、济运行方面的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宏观方面,信用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货币和信用制度来制定各项金融政策和法规,利用各种信用杠杆来改变信用的规模及其运动趋势,以此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如在银根吃紧时放松信用,在通胀时收缩信用,防止经济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4、商业信用的定义、特点商业信用 (Commercial Credit)是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预付货款及补偿贸易等,归纳起来主要是赊销和预付两大类。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买卖相关系。如:赊销,当A企业 赊销 B企业,买卖关系完成即商品所有权发生了转

10、移,但贷款没有支付,从而形成债券人和债务人。 商业信用的双方当事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由于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不仅债权人是,从事生产或流通的商品经营者而且债权者也是。 商业信用的供求受经济景气状态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商业信用需求增加;在经济衰退时期,商业信用需求减少。5、银行信用 :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6、消费信用的定义: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从授信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

11、者消费资料的需求。7、信用工具的定义和特点(1)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2)1.偿还性-期限性 虽然信用工具一般都有偿还期,但也存在着特例,如股票和永久债券没有偿还期,但可在市场上流通转让。2.流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至于遭受损失的能力。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大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否方便地随时自由变现,二是变现过程中价格损失的程度和所消耗的交易成本的大小。3.收益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名义收益率:即信用

12、工具的票面收益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 i = 其中,为名义收益率,为票面收益(年利率),为票面金额。当期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其市场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 i = 其中,为当期收益率,为票面收益(年利率),为当前市场价格。到期收益率 即到期时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及其资本损益与买入价格的比,其计算公式为 : i =()其中,为当期收益率,为票面收益(年利率),为债券的偿还价格,为债券的买入价格,为买入债券到债券到期的时间(以年计算)。实际收益率 即卖出信用工具时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及其资本损益与买入价格的比,其计算公式为 : i =()其中,为到期收益率,为票面收益(年利率)

13、,债券的卖出价格,为债券的买入价格,为债券的持有期(以年计算)。风险性 此处风险指的是信用工具不能充分履约或价格不稳定的程度。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信用工具市场价格波动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规定返本付息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四章1、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2、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本金额的比率 3、利息的作用 1.促进资本形成 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多储蓄少消费。对多数储蓄行为来讲,利息有增加储蓄的功能,有利于吸收储蓄和存款,利息降低,

14、储蓄减少。而储蓄又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因此,一般情况下,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总是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的政策,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界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转化为借贷资本,形成巨额社会资金,以促进经济增长。 2.引导资金流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最终达到调节资金流向的作用。这种调节从结构上说,主要是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可以对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利率等,以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瓶颈”产业和短线产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平衡国际收支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里,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映十分敏感。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通过调节利率来达到平衡。如在国际收支逆差严重时,提高本国利率水平,使其高于国外利率水平,既可阻止本国资金外流,又可吸收外国短期资本流入本国。但在经济衰退并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就不能简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