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6146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1.1.成比例线段(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一)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 赵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小学时学生就接触过比例的知识,在七年级下册时学生已学习了全等图形(其实全等图形就是相似图形的一个特例)。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知识基础、活动经验基础等,学生在学习线段的比时不会感到很困难。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相似形、线段的比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有关比例

2、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在与他人的共同探索、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线段比的概念及其求解。教学难点:求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单位要统一。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活动内容:通过用幻灯片展示生活的的图片,引入本章的学习内容相似图形。活动目的:引发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效果:学生们都很兴奋,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心。第二环节:新课讲解活动内容: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

3、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2. 引入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AB:CD=m:n,或写成其中,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或AB=k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五边形 ABCDE与五边形ABCDE形状相同,AB=5cm,AB=3cm。AB: AB=5 : 3,就是线段AB与线段AB的比。 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3.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

4、的长度单位无关.但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做一做: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CD,EH,EF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别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上图中AB,EH,AD,EF是成比例线段,AB,AD,EH,EF也是成比例线段。议一议:如果a,b,c,d四个数成比例,即a/b=c/d,那么ad=bc吗?反过来如果ad=bc,那么a,b,c,d四个数成比例吗?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 ,那么ad=bc。如果ad=bc(a,b

5、,c,d都不等于零),那么 = 。6.例题1: 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m,AD=1m,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绸布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 ,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活动目的:通过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的不同点,引出线段的比的概念,中学生实际操作后并进行了讨论得出: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并引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再通过教科书上的例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活动效果: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了知识,并有效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第三环节:随堂练习活动内容:1、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5

6、倍,则这两条线段之比是_2、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则这两条线段之比是_ 3、已知a、b、c、d是成比线段,a=4cm,b=6cm,d=9cm,则c=_4、如果,那么=_5、已知a:b:c=2:3:4,且a+b+c=15,则a=_,b=_,c=_.活动目的: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活动效果:学生基本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比例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环节:回顾与思考活动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发现、探索?活动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会归纳,善于总结,做一个有心人。活动效果:虽然学生的程度不同,但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再由老师补充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根据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来设置情境,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家乡风景的认识和了解,也上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已经有了全等图形和比例的知识作为铺垫,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相似图形的例子,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难,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和补充。3、教材上的例题可以交给学生自学,然后通过随堂联系加以巩固。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补充相关的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