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4687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片断中划线的句子是司马迁的的心里想法,这里用了引号表示的作用是, 请你写出下面几句话中引号的作用。()写文章开头要简洁明了,这就叫“开门见山”。()有

2、些人在公交车上,尽管自己还没有到站,就抢在车门口,为的是方便自己下车,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文章划线的句子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请你把他的原话写出来。、司马迁“悲愤交加”,他悲什么,愤什么?、“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就这样死了”是怎样的一种死?完成下面的填空。司马迁想我如果就这样死,就是 的死;就是 的死;就是 的死这样的死就是轻于鸿毛的死。而只有 的死,才是重于泰山的死。(二)丰 碑 1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tu)。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2将军早把他的马让

3、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3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4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5“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6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7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

4、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8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9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10“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11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12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13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

5、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14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1、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划线句子相互照应的一句话。2、文章第二小节中“严峻的考验”指哪些考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章第7小节是对 的描写,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4、“丰碑”原来的意思是:高大的墓碑,结合文章,你认为文章中“丰碑”的意思是指 。5、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军需处长和将军,你认为在这两个人物中,文章主要是写谁的,为什么? 6、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军需处长和将军是什么样的人。军需处长: 将军: (三)

6、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 )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起了大风,( )起了巨浪。被月光( )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原文把这段文字补充完整。(3分)2、用“”画出文中联想的语句,用“ ”画出写实在事物的语句。(4分)3、文段中表现音乐节奏舒缓的是第( )句;表现音乐增强的是第( )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是第( )句。(3分)

7、4、月光曲的意境是借助( )的联想表达出来的。(2分)A、贝多芬 B、皮鞋匠 C、盲姑娘(四)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家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一曲临终,余声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

8、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次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音乐悠然而起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2、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刺耳( ) 贱价( ) 迟疑( ) 今后(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高朋满座: 如醉如痴: 蜂拥而来: 4、如果让您为这次演出设计一条广告语,你会怎么设计?(3分)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分)(1)人们“惊呆”了,是因为: 人们“惊叹”是因为: 人们“震惊”是因为: (2)音乐家

9、要摔琴,是要告诉人们:对演奏者来说 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从而教育人们作为观众 。6、当音乐家摔琴时,观众可能说些什么?(3分) (五)台湾神游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那轮( )jio ji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接着,

10、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区日月潭。于是我( )m mng前去,饱览那( )h gung shn s。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 )to zu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水稻还有香蕉菠萝桔子等随后我又赶往北部海边参观了著名的海港基隆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1.根据拼音填空。2.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1)慕名:_(2)陶醉:_(3)名不虚传:_(4)神游:_4小作者是按照顺序安排材料的。从作者的神游中,你觉得台湾是一个 的地方,你从这篇文章上体会到了。(六)读一读儿童诗,并仿例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