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670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好心理写活人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好心理,写活人物 朔州市朔城区第七中学 武丽芳学习目标:学习通过具体、生动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当一个人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芝麻大的事也能长篇大论,妙笔生花。今天我们继续心理描写训练,看看怎么才能把记叙中的心理描写写好。这个活动老师有2个要求:1、认真观察 2、细心体验 二、大抽奖为了表彰大家近阶段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热情,我想举行一个现场抽奖活动。因为有6个奖项,全体分成6个组,选代表上台,参加抽奖。(代表面向同学站好)139班首届作文奥斯卡大奖抽奖活动现

2、在开始!不过奖项里既有惊喜也有惊吓,请慎重抽取。1、奔驰一辆领取方式:乘宇宙飞船到木星取车钥匙,再到华兴文化广场领取车模一个(费用自理)2、平朔公园半日游,(本周日上午9点七中门口,午饭自带,回来完成游记一篇,过期不候,)3、奖金十元领取方式:头戴面罩,穿防护衣,持冲锋枪,到银行领取。4、谢谢合作! 5、老师的拥抱 6、棒棒糖 支人 三、技巧点拨 直接进行心理描写刚才你们组长抽奖前后,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从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先是什么反应? 期待紧张(是好还是坏) 犹豫慌张(抽哪个好?) 失望抱怨(抽哪个不好)高兴满足(虽然不多,总算是有) 幸灾乐祸(哦耶,他们没有) 自我安慰、不平衡,我们首先可以

3、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表现。1、内心独白写怎么想 2、用词形容心理状态3、通过夸张放大感受 4、通过联想描写幻觉比如:我的每一个细胞马上被激动充斥,并带着紧张流入血管,使血液瞬间沸腾! 语言、动作、神态间接描写如:哪个动作可以表现心理? 如:人物说什么话表现心理? 如:什么神态反映人物的心理 侧面衬托“以人衬人”比如回忆刚才组长的神态、动作,同学们紧张热闹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等; “以环境衬人”比如,热闹紧张的音乐配乐;小结: 总之,可以表现心里的“一切”的描写都可以运用,并且一定要在“细”上做文章。四、牛刀小试 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把刚才你们组长抽奖前、抽奖时或抽奖后,你微妙的心理变化写下来,

4、100字左右,字数不限,时间5分钟。5、 小组选优 六、佳作比拼 比较出真知,当精品遇上精品,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下面我们进行佳作大比拼。原文是肉点评是血,两者结合才能血肉丰满。而点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个性化的写作。你的点评可褒可贬,可长可短,可雅可俗,可笑可骂。但有一点,我希望你们的点评是真诚的!没有依据就没有发言权,想发言就要做好记录。七、学有所得心理描写三注意第一, 细节描写要真实,细致观察是基础。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符合身份(年龄)、表现性格、结合环境、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拒绝抽象和概括,写出波澜和变化。写心理活动,

5、忌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比如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三,典型细节扣中心,切忌繁琐和啰嗦。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服从中心和人物刻画的需要。要注意精心选择,筛选原则: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切忌繁琐啰嗦,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当然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有了细节,你的文章就会变骨感为丰满,变豆芽菜为大白杨,矮文长高,瘦文长壮。其实心理活动就像空气,只要有心,就有心理活动,把他写进作文,对我们的文章帮助很大!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1、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2、表达中心思想3、使文章真实具体、形象生动4、使读者感受强烈、印象深刻8、 作业布置 能否反省自己,总结得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的?请记录下你的成长瞬间,给别人以启发.注意写好你的心理活动。九、板书设计写好心理,写活人物表现感情具体生动印象深刻直接进行心理描写 语、动、神间接描写侧面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