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想象和联想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557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想象和联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想象和联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想象和联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想象和联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想象和联想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事联想和想象,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架构自己的作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什么是联想和想象1、从概念区分 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故乡中闰土这个人物,文中写“我”见到眼前贫困不堪的闰土时,“脑里面回旋”的却是“角鸡、跳鱼儿、贝壳、猹这是联想。同样是闰土,作者写他的手”像是松树皮了“,从而想到他是个饱经风霜的苦命人,这是想象。 2、从表达方式区分 作为联想,其表达方式主要有: (1)横向性联想。特征相近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可互相引起联想。事物的

2、形态、色调、声音、气息、所属范围、所处地位等,都能由彼及此引起联想,我们最常见的的比喻就属于这一类。 (2)纵向性联想。由一事物引起对曾经接触过的另一类事物、见闻的追忆。也可称之为追忆性联想。许多回忆录式的文章里,常用到这类联想。 (3)对立性联想。古与今、新与旧、爱与憎、欢乐与苦难等之类都是对立的,彼此可以产生联想。如“从奴隶到将军”。 作为想象,其表达方式主要有: (1)补充式想象。有的作品的内容并没有都写出来,写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写出来的那部分,便要凭借想象能力去完成。如孔已己的结局,作者没有完全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可以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想象去完成。 (2)膨胀式想象。也就是

3、在原有的想象基础上进行扩充式再想象。如古诗词的扩写,大多属于这一类。 (3)突破式想象。新的想象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感性形象。如人类超自然的科幻小说、影视,便属于这一类。 3、从作用上去区分 联想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文学作品中,联想可以丰富想象的内容,促进想象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环境场面描写更充分发挥衬托人物、烘托气氛的作用。 想象则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合理的想象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的。想象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提高鉴赏能力,丰富知识,接受美的陶冶,受到教育和启迪。三、课堂口头作文. 二十年后的故乡四、课后作业 发挥想象和联想,改写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800字左右的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