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549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赏析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对

2、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小说,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体会课文所反映的主题。【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我的叔叔于勒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

3、有过精彩论述。投影: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文题、作者)活动2【讲授】我的叔叔于勒 一、资料链接作

4、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

5、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投影: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诧异:觉得十分奇怪。褴褛:(衣服)破烂。张皇:惊慌,慌张。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栈桥牡蛎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教师明确:贫:坏蛋、流氓、无赖。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菲利普夫妇:恐怖希望恐

6、怖仇恨。3、学生讨论: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人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构思巧妙,请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等。4、学生精读全文,思考:(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2)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4)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

7、的情节结构。原因一结果(逻辑)期待一破灭(心理)开端一发展一高潮(情节发展)悬念一结局(技巧)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2)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拮据,不仅“样样都

8、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定了婚。(3)学生可能会得出如下分析: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行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

9、和他相认。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是菲利普夫妇的金钱利己意识造成的。是社会文化造成的。教师引导: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4)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活动3【活动】我的叔叔于勒1、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我

10、”、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2、学生合作探究:(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1)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有关

11、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恰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因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

12、域的。(2)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即短短的一幕。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寄予自己的情感评判的。因此,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我”作为叙事主体贯穿全篇。活动4【练习】我的叔叔于勒 选择题。1、选出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个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B、这个标题的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C、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D、

13、于勒命运的变化,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2、本文开始描写“我”家生活拮据的作用是()A、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得很苦。B、表明“我”家本是一个勤劳的家庭,可是生活得并不好。C、说明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家的原因。D、写明家里人的吝啬,为后文作埋伏。3、文中反复写于勒来信的作用是()A、引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B、表明于勒是个讲感情的人。C、表明于勒已经是个“有钱人”并且是个善良的人。D、表明菲利普夫妇当初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是正确的。4、对句式的类型和句式的变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这样胡说八道。”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这是祈使句,改为陈述句是:“我也正是这样想的。”C、“这无可疑了。”这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D、“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这是否定句,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活动5【作业】我的叔叔于勒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新词2(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会怎样?用200个左右字来完成。(2)如果你是文中的若瑟夫,你见到了分别十年之久,穷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时想说些什么呢?任选一个用150个字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