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134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环境描写为学生作文增分出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和重点字词的作用。 (3)学以致用,练习写景的方法。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三: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学习细致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景物描写的方法运用于写作。教学过程:一, 导入(文章结构,内容回顾)二, 预习检查,(修辞手法,观察事物的感觉角度,常见的写作顺序)三, 新课学习(第

2、二部分:绘春) 1,齐读第2段,思考: 这一段在写什么,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写春的整体特征,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做铺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点拨:“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拟人,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2,朗读“春草图”,思考:(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A,写到春草的哪些特征?B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C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D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品味语言)F感觉角度?教师质疑A:作者抓住了春草的哪些特点? 点拨: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软绵绵, B:作

3、者按什么顺序写春草的?由物到人。C: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通过侧面描写人的活动,侧面烘托出春草的的柔软舒适,令人喜爱。D: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拟人,赋予小草人的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机与活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点拨:“钻”“偷偷地”用得好,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突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F: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如如“草软绵绵的”是触觉,“绿绿的”是视觉。3、朗读“春花图”,思考:(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1)写到春花的哪些特征?(2)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

4、的?(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品味语言)(5)感觉角度教师质疑A: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的? 归纳:“你不让我,赶趟儿。”写花朵多; “红的像火,像雪。”写花色艳, “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B:作者按怎样的写作顺序写春花?归纳:由高到底(树上树中虫儿地上野花)C,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闭了眼,梨儿”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虚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花儿的喜爱之情。“花下飞来飞去”写蜂闹蝶舞,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春花的繁密,香味浓郁; D: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竞相

5、开放的情景;“红的像火,学”运用比喻,排比,写出春花的多姿多彩;“散在眨的”运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色彩亮丽。(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飞”好不好? 明确:不好。“闹”,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动作,渲染了热闹繁忙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5)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春花:视觉,(花的颜色)嗅觉(花香)5:学习反思(怎样把景写好?学以致用,方法,学生归纳,教师补充,总结)n (1),把握景物的特点 n (2),把握写景的顺序 n (3),把握写景的写作手法 n (4),把握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n (5),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写出自己对景物的感觉,写出景物的特点,给人身临 其境之感。6:知识迁移,课堂练笔,学以致用,(教师给出范围,学生按照方法,描绘景物)(1)大海,(2)前山河(3)野狸岛(4)石景山7: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强化巩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按照写景的方法,选一处秋天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字数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