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3980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音教育 在线组卷网 出题好帮手嘉音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2017年10月月考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姓名:_ 班级:_题号一二三四五评分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B、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他也爱好音乐。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D、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2、下面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踌躇 深邃 义愤填鹰 来势汹汹B、衰微 仰幕 可歌可泣 妇儒皆知C、彷徨 羁绊 家喻户晓 迥乎不

2、同D、祈祷 蹿掇 锋芒毕露 荒草凄凄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复恐匆匆说不尽,_。(张籍秋思)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_ ,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

3、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默写李白峨眉山月歌。_ 5、春的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_。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6、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

4、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_理由:_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7、阅读咏雪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 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 悠然自得C、与儿女讲论文义 中华儿女D、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2)将下列句

5、子译成现代汉语。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3)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4)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8、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襄子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

6、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赵襄主:赵襄子。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调:协调。进速致远:跑得快、奔得远。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三易马而三后_此君之所以后也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3)赵襄主为何“三易马而三后”?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0分)9、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

7、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

8、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

9、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结合语境,分析第段中加横线的“嗫嚅”一词。 (

10、2) 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 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好在哪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4)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23年前,我在乡里的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地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围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

11、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近4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60岁上下的老大娘。如此冷的天气,老大娘的衣着却颇显单薄,她脸色铁青,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她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在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酸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若非太紧急太重要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大娘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地一愣。接着,她一边摩挲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

12、,慢慢打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我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她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都裂开了大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她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她说完,自己又在心里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大娘一听,显得很高兴,正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在“六毛”两个字上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