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基础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3920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作文基础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大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心 XueDa Century Education Technology Ltd写 作 方 法:1、第一人称叙事法 2、第三人称叙事法 3、顺叙法 4、倒叙法 5、插叙法 6、补叙法 、7直接抒情法 8、间接抒情法 9、先叙后议法 10、先议后叙法 11、夹叙夹议法 12、借物抒情法 13、托物言志法 14、对照比较法 描 写 方 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

2、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表 达 方 式 有以下五种

3、:(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

4、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

5、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说 明 方 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

6、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是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

7、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8、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例如:看云识天气中就分别说明了各种云的形态。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例如: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彩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

9、出石拱桥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注意 摹状貌与打比方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比喻,或者只是单一的比喻,一般归入“打比方”中。好处: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

10、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

11、采用“什么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词语可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也有可能是冰雹。 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10)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

12、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修 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1【比 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

13、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A: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14、,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B:拟物:把人当物写拟物。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3【夸 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

15、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 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5【对 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满招损,谦受益。6【反 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分为连续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