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920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课例分析三圣中学 邱进平“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是邱进平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下册写作练习“思路要清晰”的内容,现从精准课堂、活动作文的角度予以分析。(一) 精准知识的整体开发。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标及新改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一定的目标体系和方法指引,但相对比较模糊笼统,如“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写作要有顺序”等,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进一步细化、优化作文教学目标,进行“课程重建”,每节课落实一定的精准知识点。比如“作文要条理清楚”这一知识点,“条理清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采用一定的记叙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也可以是安排合理的顺序,如“时间、空间、

2、逻辑”,还可以是处理好主次、详略的关系、安排恰当的文章结构;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思路又有所不同,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行文思路都不一样。方法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因此只能截取其中一两点,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给作文画一棵思维的大树”一课就只选取了其中的一个小点进行方法的引导,即“记叙文”中的“写作顺序”文体限定为记叙文、顺序限定为写作顺序。(二)精细过程的有效分解。有了教学内容的“精准知识”,还需要完善的实施方案,让知识“精准落地”。本课将知识内容有效地切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对“几件事”的“横向”并列排序,即逻辑顺序;二是对“一件事”的“纵向”贯深排列,即时间顺序

3、。每一部分又采取由方法引导到习作练笔的顺序,前一段由老师讲授写作方法,如“明确中心、选择材料;顺序合理、详略得当;巧妙过渡 、线索贯穿”等;后一段由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适时练笔。在学生掌握了“精准”的策略性知识后进行写作实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将相对简单的“几件事并列排序”放在一节课的前半部分;相对较难的“一件事纵深排列”放在之后。“几件事并列排序”指定题目“某某二三次”让学生给现成的材料排序,相对简单;“一件事纵深排列”由教师指定一定的话题“这天,我回家晩了”,让学生自主创作。教学层级递进,学生循阶攀升。(二) 精巧活动的有趣设计。习作教学因为教写作知识和技能,因而充满“技术”;但是怎样教

4、知识,这又是“艺术”。否则,写作教学很容易落入简单机械,缺乏生动,不能吸引学生。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将“给作文安排合理的行文顺序”与“画大树”巧秒结合起来。一开始,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用简笔画画一棵树,让学生疑惑不解,留下悬念。然后通过两种画树的方式,即“枝分叶布”式和“直上青云”式,分别讲析作文构思的两种方法,即“横向”的并列式,和“纵向”的贯深式。在讲析“横向”的并列式时,学生将现成的材料一一放置到画好的树干上,有“拼图”般的趣味感。每放置一个,教师就适时提问,如“为什么要选择材料二三四”“怎样放置这几则材料”“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树叶点缀”等,让学生边填图边思考。最后,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明确了行文与画树的关系,并同时掌握了用树状分布图给作文拟提纲的方式。“树状不一,作文构思的方式也各异”,在教师的激情结束语中,学生茅塞顿开、意味盎然。纵观整节课,有效地完成了从精准知识点的开发到分解再到落地的完整过程;完成了活动与创新的有效合,让枯燥的写作变得生动有趣。实现知识的层级化、精细化,特别是序列化,成就写作的课程重建,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期待 “精准知识”研究之途,越走越敞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