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917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知识与能力: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通过学习把握诸葛亮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间语言描写的分析和朗读,了解本文以“记言”为主的史家笔法。教学方法与过程:点拨法、朗读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诸葛亮之远大抱负,引导学生学习。一、导入:1.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情境。歌词中提到“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能说出一二吗?刘备、诸葛亮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赶赴隆中,去到茅庐,赏千古奇对,品国士无双。2.解题:隆中,即传说中诸葛亮隐居之地。何谓“对”?(课文解释:回答、应对,师补充: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谁问谁答?刘备问计,诸葛

2、亮回答。3.那么,是谁促成了刘备、诸葛亮的见面?徐庶何许人也? 徐庶,诸葛亮之友。徐庶对诸葛亮是怎么评价的? “卧龙” 改成“卧虎”“卧狮”如何?“龙”,是中国文化中虚构出来的神物,一旦风云际会,便会飞于九天之上(人之龙凤)“卧”体现了诸葛亮当时处于怎样的状态之中隐居。那么,诸葛亮是否真的如徐庶所言是“人中龙凤”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其言,观其行了,请大家关注第四段。二、赏古今奇对 1、研读“曹操比与袁绍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部分, 说说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当时有哪五大竞争对手?他们分别有怎样的优势、劣势?优势劣势对策曹操军事、政治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历史、地势、民心、人才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表物资、交

3、通其主不能守将军岂有意乎刘璋地势、天府之土暗弱暗示张鲁民殷国富不知存恤民心浮动暗示2、小组合作活动: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现代汉语阐述各自的优势、劣势,最好能创造性地增加一些台词、神态、动作等。3、结合自己的理解,齐读此部分。4、那么,刘备当时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呢? 楼桑玄德本皇孙, 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 将寡兵微做羁旅。 教师补充:刘备乃汉景帝刘启之孙,一心要匡扶汉室。相继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刘表集团内部为继承人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刘备备受排挤,被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去屯兵。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背景、局势图和原文句式,尝试揣摩他说出这段话的

4、心情及向诸葛亮问计时的态度,有感情地角色朗读。(刘备当时心情可谓十分焦急,一心想求得匡扶汉室之良方,对诸葛亮态度可谓将自己和盘托出,十分谦虚诚恳(因屏人)5、那么面对刘备诚恳的问计,诸葛亮是怎么分析刘备的形势的呢? 针对如此艰难的局面,诸葛亮给出了 “千古奇策”,请指出这一 “奇策”分为哪几个步骤?他给刘备规划了怎样的政治蓝图? 刘备政治、信誉、人才1、建立根据地2、巩固政权3、伺机北伐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自由朗读,体会连用四字短语的作用。从中感受诸葛亮对未来的信心。指名读,并指导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不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反问句,加强语势。则霸业

5、可成,汉室可兴矣。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自信学生齐读“千古奇策”到“政治蓝图”这个部分,体会诸葛亮指点江山之时意气风发之貌。6、诸葛亮一席话之后,刘备如何评价?“善”“善”有哪几层含义? 对诸葛亮的千古奇策之欣赏;对光明未来之期盼;对觅得人才之欣喜等等,尝试在朗读中体现。三、品国士无双1、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所陈述的对策,当时他年仅27岁。从这千古一对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总结: 雄才大略、远见卓识。 2、 看来徐庶所言不虚,诸葛亮实乃大才也。除了本段之外,你还能从别的角度解读诸葛亮之“亮”点吗?

6、“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虽隐居乡野,但关心国事,隐居只是因为尚未找到贤主 “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有出将入相的能力,但为人持重,深藏不露,故只有几个朋友了解他的能力。“卧龙”“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凡三往,乃见”:才华横溢、持重、谨慎,必得贤主才肯出山。“善”“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关羽、张飞等不悦”可见刘备对他的倚重,足以证明他的雄才大略。3、资料助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7、有一年矣。 诸葛亮前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唯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后出师表从这两段材料中,你还能补充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吗?淡泊名利、尽忠职守四、结语从全文看,作者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写法叫做记言,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和特色。五、作业:“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诸葛亮也是读不尽的,请大家在课后搜索诸葛亮相关资料,在两个题目中选一个,完成一篇小文:我眼中的诸葛亮给诸葛亮的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