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869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 紫藤萝瀑布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散文,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特征,并回忆十年前的藤萝花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开了缠绕心头的由于手足情生死谜带来的忧虑与悲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过程与方法 阅读写景抒情的散文,可以采用读美文、赏美景、感美情、品美句、析美词的“五步品读法”,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的美妙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课文,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有感情

2、地反复诵读,理解内容。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为,深化对人生的思考。难点:通过想象,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法、自读点拨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1、 预习检查(多媒体课件展示)1、 生字注音2、 词语解释2、 新课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总能牵动人们的情思,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发出人生的哲理来。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花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牡丹的富贵,荷花的高洁,腊梅的勇敢你有没有想过,一朵小花,会震颤一个人的心魄;一串鲜花,会撼动一个人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宗璞一起去观览生命的

3、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三 、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兰友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4、 写作背景1966年至1976年,我国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作者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正承受着即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偶遇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引起作者的惊讶和感慨衰由花儿自

4、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5、 整体感知1、 范读课文2、 默读课文,思考:(1) 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2) 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 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交流、讨论、明确:(1)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第1-6自然段)、忆花(第7-8自然段)和悟花(第10-11自然段)三部分组成。(2) 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喜悦,进而悟出了人生的哲理。(3) 作者由一树

5、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第二课时一、复习提示二、课文精读1、 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出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下了悬念伏笔。2、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花瀑的紫藤萝树的?讨论并归纳:三个方面(1) 色(颜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2) 形(整体形状):像

6、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3) 态(气势):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2、 第2-6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紫藤萝花的?按这个顺序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先整体写花瀑,然后写局部的花穗,接着从细节写花朵。这个顺序写,步步深入,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条理明。4、品味修辞(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写花儿“一串挨着一串”、“彼此推着挤着”、“笑”、“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

7、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2)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此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5、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1)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明确:本句写出了作者心情的不静,作者由看花深入到思考,由单纯的喜悦之情深入到生命恩。(2)作者为什么感到“焦虑和悲痛”?明确:因为作者的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者为此而焦虑和悲痛。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稠中的“生死谜、手足情”可知。(3)怎样理解作者此时

8、“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明确:作者沉浸在紫藤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界中,花瀑表现出的生命使作者渐渐从对弟弟病情的焦虑和悲痛中解脱出来,变得平和宁静。生命是一种境界,这是花的启示,也反映了作者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6、齐读第一自然段(1)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看我”?引导:感到花的香用的是人的哪一种感觉嗅觉 浅紫色是一种颜色,需要人的哪一种感觉视觉 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通感。(2)这里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

9、家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明确: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事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3)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明确:本段主要写花香。其特征是朦胧、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糯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4)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明确:十多年前紫藤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

10、,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作者由此感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身患绝症,但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4、本文的第10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有每一个个体组成, 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历史,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象征着祖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要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祖国建设大业才能灿烂辉煌。5

11、、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 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也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呼应。6、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7、本文以紫藤萝为题文章的内容,仅仅是描写紫藤萝花吗?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花,作者还写了自己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发,抚今追昔,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叫借景抒情。7、 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花和

12、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8、 布置作业1、 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感想。2、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子,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就会惊喜的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教学反思: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为了激活,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我在这篇课文中设定了品味优美语句的目标,体会文章的写法。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走进作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的情感。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在朗读和整体感知,时间充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酝酿阅读感受,发现问题。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让学生从语言、写法、情感等角度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最后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托 物 言 志 花瀑 整体 花 看花 花穗 花朵 局部 人紫藤萝瀑布 赏花的感受 忆花 忆花的劫难 生命 颂花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