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856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断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文言文断句,汇文中学文言文专项练习,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文言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文言文断句【规律探究】,古文断句莫畏难, 熟读精思是关键。,【第一组规律探究】,紧紧抓住“曰”和“云”,对话最易被发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组规律探究】,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与儿女讲论文

2、义俄而雪骤,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常用虚词】, 句首语气词“其、盖、夫”等前面可断开;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是故、于是、乃、然而、然则”等前面大多可断开;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未几、既而、俄而”等前面可断句。,【第二组规律探究】,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 非人哉与人期行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常用虚词】,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第三组规律探究】,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关注排比与对偶,修辞提供好条件。,【第四组规律探究】,相同词语紧相连,

3、一般中间要点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规律探究】判断断句正误并说明理由,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 (资治通鉴卷十六),“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题目做完回头看,合情合理细检验。,古文断句莫畏难,熟读精思是关键。 紧紧抓住“曰”和“云”,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关注排比与对偶,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合情合理细

4、检验。,文言断句口诀,课 堂 练 习,1. 请用“/”为老马识途画线句子断句。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管仲、隰朋:皆为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 迷途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掘:挖。,2. 阅读下面语段,请用“/”给下文画线句子断句。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

5、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 【注释】 致力:努力。 得无:恐怕是。,课 堂 检测,阅读下面语段,请用“/”给画线句子断句。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选自彭端淑为学) 【注释】 鄙:边境。 何如:怎么样。 恃:凭借。,追踪溯源:,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自身能力的。 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 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 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