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703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阅读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年度“一师一课”活动晒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少年正是读书时 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 年级: 初中语文 七年级 册次和单元: 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版本: 人教版 2001课标版 主讲教师姓名: 王真平 主讲教师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 时间: 2017年6月21日 特色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系列之二:“批注式阅读方法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习做批注的基本常识,培养阅读能力。2. 过程与方法:学习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批注式阅读方法,培养学生

2、养成读书做批注的习惯。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时数: 一个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本名著辅导教师: 王忠献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我校“特色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展示课。我校的特色课外阅读课的模式是:晨读经典课前演讲阅读指导阅读积累读写训练。本节课指导学生批注式阅读方法,教学环节也遵循以上五个步骤:第一步听名家朗诵名篇;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演讲;第三步教师指导批注法;第四步实战操练,阅读积累;第五步布置作业,读写训练。这五个环节,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架设阅读桥,牵手课内外,匠心打造创新课,阅读成就好人生。教学过程1、 晨读经典 (10分钟)播放名家朗诵

3、名篇:曹灿朗读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方明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李默然的我爱这土地、唐国强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践离朗诵的再别康桥等。(设计意图:阅读从倾听开始,学生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在早读和语文课上,经常美读名篇或播放名家的朗诵录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书中的快乐和情趣,形成读书是享受的意识。)二、课前三分钟演讲。 ( 2分钟)一名学生谈读名著呼兰河传的感想。(设计意图:我校特色课外阅读课的一个环节是每天由一生做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对学生的一般意义自不必说,阅读课演讲主要目的是交流读书心得,形成浓郁的课外阅读和交流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三、导入新课 ( 1分钟)叶圣陶说

4、: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徐特立 : “不动笔墨不看书”。毛主席:读书也喜欢用这种办法。程瑞礼:元代学者。在他的书院里念书 的学生都得掌握做批注这项基本功。朱熹:宋朝著名学者,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初读、再读、三读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设计意图: 明确批注式阅读方法的重要性,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四、 正课 (20分钟)(一)什么是 批注: 在阅读过程中,心有所感,笔墨追录,圈圈点点,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二)批注符号 圈点勾画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符号,如:1、 “

5、”: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2、 “ ”:标关键性的词语或内容。3、“”:标炼字、炼词或用得好的词语。4、“_”: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5、“”:标含义深刻语句或优美语句。5、 “1、2、3、” “”:标自然段序号。“一、二、三”:标部分的序号。6、 “”:标段内层次分界。“”:划在大层内的小层次之间。7、 “ ” 或 “ ” :标重点段。8、 “ ?:”标在有疑问的地方。 “!”标在需要注意或有感想的地方。注意事项 :每人的批注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改换,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3) 批注的形式 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

6、、“旁批”,即批在词、句旁,或书页左、右侧; 3、“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四)批注的内容 1、注释: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读后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2、提要: 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3、批语: 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赏析、联想、评价、疑问、补充,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4、警语: 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

7、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五)批注的过程:初读再读三读 1、初读文章 重点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阅读时多采用速读的方式。 2、再读文章 批注的重点: 、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 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 、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据类型等. 提醒:此次圈点是培养同学们自己

8、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 3、三读文章 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六)注意事项 切记一: 圈点批注,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切记二: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 切记三: “三言” 言之有物 ( 少废话 ) 言之有据 (少妄言)言简意赅 (不啰嗦) 总结: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理解会不同;同样的文字

9、,同样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感受也有变化。给文章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读书体会。做批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天读一篇写一至两处,明天你读另一篇文章就可能会写几处,今天你写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明天你可能会写对文本的感悟,需要慢慢积累。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同学们,当你用批注法阅读完一篇文章时会发现:您的圈点、批注也是一篇绝妙的作品。相信同学们能够从阅读和批注中享受到快乐。(设计意图:学生们虽然以前会把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类似批注,但对批注方法的真正接触还是第一次,因此将最基本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他们,很有必要。 )五、实战操练, 阅读积累: (8分30秒 ) 当堂读名著,做批注。提问

10、学生做得批注,教师评价、点拨深入。 (设计意图:用理论指导实践,放手让学生学做批注,写出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适时予以评价和点拨深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批注法。)六、读写训练,布置作业: (30秒 )读名著30分钟,圈点勾画做批注.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在我们的课题实验研究中,通过特色课外阅读课,教师搭建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以课外反哺课内,达成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学生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最终叩开阅读之门。)七、任课教师反思:批注阅读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勾画在书上或批

11、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在课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中,我们尽量让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名著,然后再交流,教师适当指导点拨,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这样综合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于一体,既活跃课堂,又使学生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效率。因为要圈点批注的痕迹,纠正了课堂上部分人不思维的坏毛病,而且可以养成勤动笔,做笔记的好习惯,解决学生课堂听得满满,课下不知如何解读文本的难题。阅读方法丰富繁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实践证明批注阅读方法是为数不多的高效率阅读方法。我们提倡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