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3278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沟通困境及其原因以侠客行为例摘 要:语言的本质是沟通,要实现良好的沟通,沟通双(多)方地位应该是对等的,比如,建立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之上,面对同一个对象或同一种语境,有共同话题和前提,使用相同的或相互能够理解的语言。但在现实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可能产生不对等的沟通,导致沟通困境,甚至是一些死结。其原因主要有:1)语言规则不同;2)逻辑错乱,语序颠倒;3)信息不对称,单方有意隐瞒;4)先入为主的心态与罔顾实际的偏见;5)缺少共同的话题。作为研究现实言语的学问,社会语言学有必要直面和研究现实的种种沟通困境。关键词:社会;语言;沟通;心理;困境语言的本质是沟通。沟通是双(多)方交流,分享信息、思

2、想和情感的过程,其主要介质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副语言、肢体语言、文字、图像等)。个人发表见解,必须符合逻辑,要遵守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沟通也是一样。1978年,美国学者格赖斯(Grice)就指导会话提出了“合作原则”,包括几条会话准则: (l)量准则(Quantity Maxim):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质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说真话。(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有关联。(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楚明白。1983年,英国学者利奇(Leech)修正和扩充“合作原则”进一步提出“礼貌原则”,其中一条准则是“

3、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利奇“礼貌原则”的其他五条准则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一致。可见,语言交流是互相合作,要建立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之上,双方怀有共同的愿望,面对同一个对象或同一种语境,有共同话题和前提,使用相同的或相互能够理解的语言。或认为,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时应遵循诚挚、合境和得体的原则。姚永奎.交际语言及其原则J. 甘肃理论学刊,1995(4).但是,

4、这毕竟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常使沟通受到限制,导致沟通的困境,甚至产生一些死结。社会语言学有必要研究客观情况下的种种沟通困境。试以金庸小说侠客行为例,研究主人公在江湖(特殊的社会)中闯荡,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沟通困境及其原因。一、小说梗概沟通的背景侠客行是金庸武侠小说之一。母亲身遭情变,性格极其乖僻,母子离群而居于山中,石破天出生至十二三岁远离社会,不通世务。影响世界观的形成。在他眼中,社会规则如自然一般简单如一。主人公无名无姓,母呼为“狗杂种”,以此转移和发泄怨怒,至贝海石认其为“石破天”,一直沿用。石破天十二三岁之前,只与母亲和一狗(阿黄)相伴,母亲教他做人的基本原则

5、是“不求人”。其后,母亲误坠山崖,阿黄觅食离开,石破天由此进入社会,浪迹江湖。此时,他的性格已经定型,思维简单,语言纯朴。按照拉波夫的理论,此阶段属于口语习得的第三个阶段:社会意识萌发阶段,应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但由于八九岁前一有哀求必遭母亲遭到痛打,强化其幼年形成的习惯,始终保持性格憨直,坚不求人,随本性行事的特点。由于酷似石中玉(孪生兄弟),石破天得机缘巧合,成长为武功高强的侠客,唯性情依然憨直善良。为解脱长乐帮的厄运,石破天接受了“善恶赏罚令”,愿赴龙蛇岛就死,无意中破解了武功秘诀“侠客行”。侠客行寄寓了作者对石破天浑金璞玉的赞赏和良善为本的理想。庄子应帝王混沌为中央之帝为一圆球,倏

6、与忽报其招待之德,为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且“石破天”之名暗寓大巧不工之意。二、沟通的困境(一)语言规则不同沟通缺乏一致,导致失败对于沟通者而言,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语言规则不同,会导致沟通双方缺乏一致,没有交集,无法实现沟通。谢烟客曾将三枚玄铁令分赠三位有恩于己的朋友,承诺只须将令牌交回自己手中,自己便代他完成一件事,不论多么艰难凶险。最后一枚玄铁令被石破天无意中得到。谢烟客为人残忍,但素重诺,言出必践。可惜石破天唯母亲之言是遵,誓不求人。二人同行数年,石破天竟无一语相求,以下是几句对话:石破天:“老伯伯,我的脚肿起来了。”谢烟客道:“你若求我给你医,我立时使你双脚不肿不痛。”小丐道

7、:“你如肯给我治好,我自然多谢你啦。”谢烟客眉头一皱,道:“你当真从来不肯开口向人乞求?”小丐道:“你若肯给我治,用不着我来求,否则我求也无用。”谢烟客道:“怎么无用?”小丐道:“你倘若不肯治,我心里难过,脚上又痛:说不定要哭一声。倘若你是不会治,反而让你心里难过。”这就是两种语言规则的对立,一方有诺必践,一方绝不求人,导致双方缺少沟通话题,交流越来越少,形成无法破解的沟通困局。最后,谢烟客担心:如果石破天受了对头之惑,求自己自废武功,自残肢体,那便如何是好?又如他要求自己终身不下摩天崖一步,那便是活活囚禁在摩天崖上。就算他只求去找他妈妈和那条黄狗,也万分头痛。于是,他另辟蹊径,教石破天学习泥

8、人武功,不过,这却是一个阴谋!(二)逻辑错乱,语序颠倒导致错误的结果对于谢烟客而言,社会就是江湖,语言规则就是弱肉强食,其语言就是武功!大悲老人临终前送给石破天十八个泥人,绘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正经十二脉和任脉、督脉、阴维、阳维、阴跤、阳跤奇经六脉;却缺少冲脉和带脉。谢烟客便以内功为话题与石破天沟通,引他修习练少林派的入门内功。按照修习内功规律,必须水火互济,阴阳相配,练了“足少阴肾经”之后,便当练“足少阳胆经”,少阴少阳融会调和,体力便会逐步增强。这是必须遵循的语境。但谢烟客初时一味让石破天修习少阴、厥阴、太阴、阴维、阴跤的诸路经脉,所有少阳、阳明等经脉却一概不授。数年之后,石破天体

9、内阴气大盛而阳气极衰,阴寒积蓄,只要内息稍有走岔,立时无救。幸赖他浑浑噩噩,心无杂念,才未走火入魔。谢烟客再生一计:“我教他再练九阳诸脉,却不教他阴阳调合的法子。待得他内息中阳气也积蓄到相当火候,那时阴阳不调而相冲相克,龙虎拚斗,不死不休,就算心中始终不起杂念,内息不岔,却也非送命不可。”十九岁那年,石破天几乎死于预设的阴谋之下。因为谢烟客所授练功法门一丝不错,“语言”却逻辑混乱,次序颠倒,沟通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不过,按照谢烟客的语言逻辑,“信”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则无关紧要,所以,“骗”与“信”并不冲突,他个人的语言规则还是一致的,可惜却违反了“质准则”(应反映完全的真实)。(三)赏善罚恶令

10、和龙蛇岛的毁灭信息不对称,单方有意欺瞒无数身怀奇技的英雄好汉(包括武林宗师)被请去龙蛇岛(侠客岛)喝腊八粥,三十年来竟无一人归来。江湖上众说纷纭。身陷其中的武林宗师由抗拒到接受到沉迷而不能自拔;失去教父的武林门派惊惶失措,陷入混乱;江湖上唯恐天下不乱,谣言四起。其实,事件的真象是:龙、木二岛主请各武林宗师上龙蛇岛,只为破解一份惊天动地的武功秘诀“侠客行”,上岛后可任由武林宗师自行离去。从沟通的角度说,可以分析出几点:(1)沟通双方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交锋的结果是上层语言(强势语言)战胜底层语言(弱势语言)。龙、木二岛主是至高无上的武林至尊,隐于幕后,即使他们派出的赏善罚恶使者张三、李四都未遇敌

11、手,这极大树立了龙蛇岛主的权威,因此,他与武林宗师的沟通(请各武林宗师上龙蛇岛)便是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对决,毫无疑义,弱势语言要么消亡,要么变异。(2)二岛主请武林宗师上岛研究武功秘诀,乃是最高秘密,不能公之于众。在社会语言学中,有一个“语言联盟”布拉格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之一N. s. Trubetskoy于1926年提出“语言联盟”的概念,用以指在地理位置上互相邻接的语言,由于发生接触,相互影响,在文字和结构上都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共同特征(系统感染)。这里的共同特征指对武学的精研。的概念,没有共同特征(武功高强以及宗师身份)的不同语系(武林中的“级别”)是无法加入其中的。由于这个“语言联盟”的

12、规则未能公布,因此产生了沟通的隔阂。(3)其他武林帮众虽然置身于这场沟通之外,但他们与其掌门又有着紧密的依附关系,这应该是低一级别沟通。但由于宗师们被武林秘诀所吸引,无一归山,所以,这是缺乏沟通者的沟通,单方的沟通无法完成,众人只能凭经验乱胡猜测,以讹传讹,发布谣言了,而最高语言级别的二岛主当然不会出面解释。这就是赏善罚恶令的无奈选择。同样,在“侠客行”秘诀毁于双方武功的掌风之后,出于对石破天的保护,木、龙二岛主对外宣布,“适才我们木兄弟发现本岛中心即将有火山喷发,这一发作,全岛立时化为火海。此刻雷声隐隐,大害将作,各位急速离去吧。”群雄不信,而二岛主已溘然长逝,带走了所有秘密。沟通就此终结。

13、(四)腊八粥先入为主的心态与望文生义的偏见石清对石破天说,“三十年来,无数身怀奇技的英雄好汉去到侠客岛,竟无一个活着回来依我猜想,岛上定是使了卑鄙手段,不是设了机关陷阱,便是在饮食中下了剧毒。”由于无人公布真相,便只能靠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而这已经不是沟通。通过石破天的眼睛,我们看到,腊八粥“尽作深绿之色,瞧上去说不出的诡异。本来腊八粥内所和的是红枣、莲子、茨实、龙眼干、赤豆之类,但眼前粥中所和之物却菜不像菜,草不像草,有些似是切成细粒的树根,有些似是压成扁片的木薯,药气极浓。群雄均知,毒物大都呈青绿之色,这一碗粥深绿如此,只映得人面俱碧,药气刺鼻,其毒可知。”龙岛主客观介绍:“各位远道光

14、临,敝岛无以为敬。这碗腊八粥外边倒还不易喝到,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草,要开花之后效力方着。但这草隔十年才开一次花。我们总要等其开花之后,这才邀请江湖同道来此同享”,众人不禁为之色变,纷纷质疑。关西解文豹道:“你们要杀要剐,姓解的岂能皱一皱眉头?要我吃喝这等肮脏的毒物,却万万不能!”只有心无城府的石破天连喝几碗。腊八粥加入了“断肠蚀骨腐心草”,这是对“腊八粥”的重新解构,其实质是生成一种新的语言规则,这种语言结构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但因为众人先入为主的心态与望文生义的偏见,实话实说的龙岛主,与满心疑虑的武林宗师之间便产生了分歧。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全新的“语言结构”相对科学。连喝几碗的石

15、破天内力大进。当朴实无华的沟通语言与众人普遍的(偏向)猜测遭遇,便是没有结局的沟通了。(五)共同话题的缺失没有答案的沟通有人给著名的心算大师出了一道题:火车始发时车上共有378人,过了一站,下67人上98人,再过一站下56人上45人,下一站,下108人上234人,下一站下43人上77人出题人越说越快。心算大师立刻说出了车上的人数。但出题人微笑说道:“我问的是火车共经历了多少个车站!”心算大师先入为主认为一定会让他计算较复杂的数字;但出题人给的却是从简单到无人注意的角度:多少站。双方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连沟通的目的都不统一,缺少共同的话题。武林宗师对“侠客行”解读也是一样。1文本与问题:(1)

16、材料:二十四室的诗歌及注解1)文本: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侠客行)2)注解二十四句诗的繁复注解。3)图一介书生一匹马。(2)问题:破解武功秘诀。“侠客行”古诗的图解,涵义极是深奥繁复。武功高绝的木、龙岛主各自揣摩半年,互相印证,才发现“都练错了”!为将武学之道发扬光大,广征武学高手群集龙蛇岛,寻找武功秘籍的终极答案。检验的标准当然是武功的飞进。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上古语言的解码和沟通。2.解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