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要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2973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的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文的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文的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文的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文的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的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的要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文的要素 李广民 关键词:论点 论据 论证 作为论文,不管是一般的学年论文,还是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亦或是其他类型的论文,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一篇论文的灵魂。若没有灵魂,则无异于行尸走肉,难以定其神;论据是一篇论文的骨架。若没有骨架,则犹如乱泥一团,难以成其形;论证是一篇论文的血与肉,若没有血肉,则为骷髅,难以活其命。无神、无形、无命,则不知其为何物,故神形命三者缺一不可。论点、论据、论证对于论文亦如此。 711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论文中通过论述所要表明的观点、见解或主张,它是一篇论文的灵魂。论点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判断,也可以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判断。一篇论文可以

2、有一个集中的中心论点和若干个在中心论点统帅下的分论点。分论点服务于中心论点,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部分或一个侧面。中心论点既可以是在分论点的簇拥下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判断,也可以是一个论点体系,是由分论点形成的一个合力或整体。对于作者来说,不管是确立一个观点,还是驳斥一个结论,让读者同意或接受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确立论点?确立论点有何原则?论点的表述方法都有哪些?所有这些问题,本节将逐一论述。 711确立论点的原则 我们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首先会说该论文的观点如何如何。其实,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论文的观点。作者写作论文的目的实际上也是通过阐明和论证一个观点,使读者赞同

3、和接受这个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影响和服务于社会并给现实以指导。那么,要确立一个论点,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论点必须正确。这是学术研究严谨性、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因为学术研究本身就是要探求真理,辩明是非,就是要取得对研究对象的正确认识。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论点必须正确是对作者提出的最高要求,即作者应该尽可能地提出正确的结论。对于读者来说,论文观点的正确与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一个论文观点的正确与否,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局限,某一阶级认为正确的观点,到了另一阶级那里就变成错误的观点;某一时期认为不可思议的观点,在另一个时期轻而易举就可以证明其正确。而且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它们都是不

4、断发展和进步的,所以对某一领域、某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得出“正确”的结论,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发现真理,我们只能逐步接近真理。另外,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充分展开研讨和争论,各家之说也许各有所长,也许可以互补其短。即便没有一家之说基本正确,只要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研究,以认真的态度提出结论,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所以从我们读者的角度来说,只要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学术研究的深入,只要其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争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都应该肯定其价值。换句话说,一个论文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

5、之有故,至少能自圆其说,我们就可以认定它基本符合论点必须正确的原则。 虽然我们不过于绝对要求论点的正确,但确立论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论点必须符合时代的特点。任何一门学科,都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发展。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自然也就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站在这一时代本门学科发展的前沿,综合运用前人的智慧和成果,根据时代的需求,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2、论点必须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学术研究的深入。撰写论文的目的本身就是参与科学研究的一种体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决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当然,我们不排除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职称学问”

6、、“学历学问”“剪贴学问”都是对论文的一种玷污和扭曲。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东西与其称作论文,不如叫做“文化垃圾”。 3、论点必须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论文的作用归根到底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或为人类的决策提供依据。科学发展本身也应以服务于人类为最终归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研究服务于人类的本质要求。知识经济更是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直接体现。 如果一篇论文的观点无助于本学科的发展,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甚至压根就没有从促进学科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考虑,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篇论文的观点不符合论点正确的要求。 (二)论点必须鲜明、清晰。论点原本就是作者在论文中所要表明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7、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认为什么正确,什么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必须态度明朗,表述清楚。含糊其词、语焉不详、躲躲闪闪、朦胧暧昧是科学研究不应采取的态度。观点鲜明、清晰不仅仅是作者自己明白,更主要的是要让读者明白。论点正确因其特殊性不可过分要求,但论点鲜明、清晰却应严格坚持。如前所述,作者写作论文的目的是想通过阐明和论证一个观点,使读者赞同和接受这个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影响和服务于社会并给现实以指导。如果读者不知其所云,从何谈起接受和赞同,又怎能指望影响和服务于社会,给实践以指导呢?目前学术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某些作者为了炫耀和买弄,常常在论文中堆砌许多华而不实的新词,生搬一些

8、其他学科的概念、公式,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云里雾里,涩口绕舌。某些编辑也如喜着新装的皇帝和愚蠢无知的大臣,对明明不知所云的东西却大唱赞歌。 论点的鲜明、清晰,首先在于认识上的明确。对所研究的对象有一个清晰而透彻的认识是确定一个鲜明、清晰论点的前提。而对研究对象清晰透彻的认识又必须以严谨、艰辛的探索为基础。任何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论点的鲜明、清晰,其次在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逻辑关系明确、清楚。学术论文的内容通常比较丰富,单个独立的判断很难说清楚其中的意蕴,通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呼应才有可能使论文的观点阐述的淋漓尽致。但必须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逻辑关系,防止分论点游离中心论点,避免

9、分论点之间松散混乱,缺乏内在的自恰性。 论点的鲜明、清晰,最后在于论点表述的意达、度适、形美。一般论文的论点都会直接写入文章最显眼的地方,如文章的标题、段首段尾。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其表述必须仔细推敲,认真琢磨。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文章锦上添花。否则,原本很有见地的文章也会黯然失色。在推敲论点的表述时,应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达意。论点是作者对论据材料抽象思考后概括出来的,论点的表述首先要准确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词不达意或容易导致歧义是表述论点时最忌讳的。所以,一般的论点表述讲究简洁、明快。除特殊情况外,很少使用较长的条件复句。 2、适度。为保证论点的科学性,必须注意辨证

10、地看待每一个问题。话满则溢,说话千万不可过头,古语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青年学生热情好胜,行文往往容易偏激,对值得提倡和歌颂的事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话全用上,强调一件事的重要时,往往忽略了其他的所有事情。对于落后和值得鞭挞的事,则常常象使用机关枪一样,一打就是一锁子弹,以点盖面。适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研究到什么程度说到什么程度。 3、句式要有美感。撰写论文虽然不追求辞藻的华美,但决不是说行文表意毫不讲究。尤其是论文的观点,句式带有美感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反对党八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前者将部分党员文风呆板比喻为“八股”,具有“讽刺、

11、幽默美”;后者以对仗的形式简洁地概括出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对称美”。 (三)论点必须集中。一篇论文应该有一个核心的论点,其他分论点也好,各种材料,各个部分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核心论点。过去我们常讲“一条红线贯穿全文”实际就是这个意思。论点集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核心论点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一是分论点必须簇拥中心论点。论点集中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可以避免因涉及问题过多而出现的精力分散和言语不周。我们都知道,一颗好的树木,最忌讳的是旁枝斜出。一篇好的论文同样忌讳东拉西扯。 (四)论点必须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症结。老在外围打转,只在表皮瘙痒根本没有什么

12、意义。要做到论点深刻,首先要作者思想深刻,理论功底要强;其次,要深入研究,抓住问题的本质;关键一点是作者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要勤学、勤思。 (五)新颖。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而创造性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言人之未言”,即“新颖”。论点新颖是评价论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老生常谈不可能有新颖之处。但“新颖”决不等同于刻意“标新立异”,新颖的观点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那种通过断章取义、一点盖面或滥竽充数的材料得出的所谓“新颖”观点,反而还不如拾人牙慧的“传声之作”。 712提出论点的方式 作为论文的灵魂,全部论述的焦点和结晶,论点必须严密、精确、凝练、简洁。冗长累赘、拖

13、泥带水要不得;含糊其词、朦胧暧昧更不行。论点不仅要达意、适度,而且要有美感。但论点在文章中的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提出,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文章的特点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提出论点的方式也就没有固定的格式。常见的方式主要有: (一)以题明旨。即以标题方式提出论点。这种方式更需要对论点进行提炼和推敲,需要作者下更多的工夫、花更多的精力。但这种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抓住读者的兴趣,加深读者的印象,所以许多论文采用这种方式。翻开经典作家和著名学者的文集,以论点为标题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党八股,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又如

14、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二)开宗明义。即我们常说的开门见山。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就亮出论点,先声夺人,给人以旗帜鲜明之感。这种方式同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读者的印象。不同的是这种表现方式更适用论点略长的论文。比如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一文开头就首先提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又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六国论的起首就写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