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2229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浣 溪 沙,苏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学习目标 反复朗读,掌握词的吟诵方法。 结合注释、背景理解词之大意, 体会作者情感。 把握词中表现出的作者形象。,自主学习 1、通读全词,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点诗词味.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 睡,日高人渴/

2、漫思茶,敲门试问/野 人家。,对照注释,结合背景,理解词的大意(自读自讲) 写作背景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 为其中第四首。,注释,1.簌簌衣巾落枣花: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缲(so)车:即缫丝车,抽蚕出丝的器械。“缲”同“缫”。 3.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汉书王章传“章疾病,

3、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貍(l )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4.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水喝。漫,随意。 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参考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

4、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整体感知,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 写农村生活清新自然,欣欣向荣的丰收场景 下片叙事 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 表现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边读边赏,一读:读出词味,体验情感,二读:读出情感,品味语言,1、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或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 2、你认为上片写景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移步换景,一句一景,视听结合,营造浓郁的乡村气息,欣欣向荣繁忙的景象。,三读:读出韵味, 感受画面,边读

5、边感受词作所展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 结合全词,简析该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体恤民情、和善、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酒困人渴的太守求饮的细节将太守与普通农民之间的融洽之情写得亲切自然。,背诵这首词,边理解内容,边背诵,看谁背得又好又快。,小结,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课外延伸,欣赏苏轼浣溪沙组词 浣溪沙 苏轼(其二)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苏轼(其三)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 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 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苏轼(其四)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