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2225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杨集中学 胡小强【教学内容分析】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过去及现状,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及其治理方案,从而激起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人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了解、欣赏、感受黄河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资料的能力。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过程与

2、方法:1、参与研讨:激起兴趣,讨论、确立主题, 2、任务驱动:边学边做,合作探究,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3、综合运用:组员合作,交流感受,交换资源,展示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等方式,把实践活动与课堂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加强环保意识。【教学难点】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等方式,把实践活动与课堂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保

3、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加强环保意识。【教学用具】 计算机、网络、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江河是大地的血脉,生命的源,江河孕育文明、哺育文化,刚才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都知道是龙的传人。华夏大地上有两条河就像两条巨龙,用他们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谁知道他们的名子?(生回答,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一、走进黄河了解黄河的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

4、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化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易淤,易决。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考考你:1、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2、黄河全长多少米?3、黄河发源于哪座山?4、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5、黄河流域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6、黄河注入什么海?7、沿黄河地区总有耕地多少亿亩?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流域的哪一个省?(1)它是黄

5、河下游的一个省;(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二、黄河文化1.讲黄河传说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有个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说是在滔滔的黄河上,有一道龙门,这道龙门每隔多少年才出现一次。无数的黄河鲤鱼,经过千辛万苦地攀游,聚集在龙门要出现的地方,日日夜夜地等啊,等啊,当龙门一现,它们将拼命一跃,跳过龙门去成为那翱翔九霄、呼风唤雨的神龙。这个故事说明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教育人们需要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逐日是中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

6、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考考你:“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哪位治水英雄,他用的治水方法是什么?(大禹疏导引流)2.说黄河俗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 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 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请。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

7、河洗不清”了。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考考你:你还记得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哪些有关黄河的俗语吗?3.谈黄河成语 河清海晏(yn):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也说成海晏河清。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望洋兴叹: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進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

8、际。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 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中流砥(d?)柱: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4.赏黄河诗文 品一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9、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赏析诗文应该掌握方法:一,在头脑中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二,根据画面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也就是“画意诗情”。品一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三、黄河忧患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令人震撼,发人沉思,养育着华夏儿女的母亲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她的乳汁变成了黑色的,湖泊干涸,草原沙化,鼠害猖獗;黄河母亲她在流血,在呻吟,在呼唤。让我们去探访一下母亲河。1.黄河现状 黄河面临的两大问题:断流油污1995年下旬,断流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

10、古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既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保护母亲河公益广告。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黄河清,天下平。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黄河已入青天去,空余九曲万里沙.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保护水资源,珍惜生命,不要让水生物哭泣结束语:母亲河的每一滴泪,都是我们心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悔。愿大家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自

11、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四)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情感。五、教学反思第一、“黄河”这个话题很宽泛,涉及内容也很多,但宗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学生明确: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奔泻东去的自然河流,它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其深刻的含义。整个活动就是从这一角度来构思,做到了化大为小。 第二、本次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表现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分工协作很协调,课代表邹振聪的组织能力“功不可没”。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三、加强了各学科的渗透是本次活动的显著特征。这是一次大胆尝试,活动结果也说明了这种尝试是成功的,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推进学科课程改革的进程。不过,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在体现活动的语文特点上多下功夫。 当然,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具体要求中的“擂台赛”、“知识竞赛”、“故事会”,没有体现出来。其实在一次活动中,不要希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训练,学生只要有一丝“亮点”就应予以肯定。再如设计公益广告语,由于条件有限显得寥寥无几,教师如能灵活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河流或当地河流情况,不求一律,那活动效果肯定有所不同。 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综合性活动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火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