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班看图讲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1617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小班看图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小班看图讲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看图讲述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以看图讲述毛毛虫为例谈摘要:看图讲述活动是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图意,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述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仅能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笔者在小班看图讲述课题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看图讲述活动材料难以选择,在老师现有的语言领域教材中较少有现成的看图讲述教案与图片;老师开展的活动枯燥,组织形式单一,孩子没有讲述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开展小班孩子喜欢又有教育价值的看图讲述活动呢?本文以小班看图讲述毛毛虫为例,阐述如何遵循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

2、,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班 看图讲述 策略 趣味正文:新纲要中阐述: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看图讲述活动是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图意,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述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仅能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就是幼儿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图片将与孩子的思维能力相互串联并在生活中发生作用。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看单幅画面,几幅面,一本图书,也尝试用自己所

3、学的语言解释所见的图画,进而自我展现。于是我园开展了课题研究幼儿园“看图讲述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笔者在课题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看图讲述活动材料难以选择,在老师现有的语言领域教材中较少有现成的看图讲述教案与图片;老师开展的活动枯燥,组织形式单一,孩子没有讲述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开展孩子喜欢又有教育价值的看图讲述活动呢?是我们课题组老师一直思考、实践并尝试解决的。笔者在小班开展看图讲述课题研究活动时,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本班幼儿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进行有效活动,收到了一些效果。以下以小班看图讲述毛毛虫为例进行阐述。策略一、仔细赏析选择活动材料

4、 我们知道看图讲述教学活动在我们现有的语言活动中比较少见,如何从丰富的语言教学活动资源中选择出合适的内容,开展看图讲述活动呢?笔者认为首先关键是选“图”:1、根据小班孩子年龄段,选择孩子喜欢的、有趣的或有教育意义的图片,以画面简单,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又重复语言、情节的的单幅或多幅图片为主;2、教师手边现有故事配套挂图中选择,画面能充分显示故事内容,主体鲜明的图片,适合改编成看图讲述活动,更加能锻炼幼儿各种能力;3、教师创作图片开展活动,根据合适的讲述内容,利用教师本身的绘画技能,充分表现所要讲述的画面,然后开展活动等等。看图讲述毛毛虫来自小班综合活动课程,主题春天真美丽中的一节故事教学活动,

5、大家对此活动耳熟能详,一般都把它作为故事教学来进行,边听故事边看图理解。但是配套的故事挂图主体鲜明、色彩亮丽、形象生动,画面简单,易于孩子讲述,一幅图就是一句话,根据笔者对班上孩子的了解,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把“图”作为切入点,把故事活动改为看图讲述开展活动,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大胆尝试讲述。策略二:慢慢品味选择图片有重点讲述新纲要中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当我们确定好活动内容,就要细细品味,反复看图,思考:孩子的已有讲述经验与现有讲述材料的匹配,有目的的抓住图片的重点开展活动,挖出活动有效的教育价值。但如果图片较多我们就要进行理性的选择,要抓住图片的灵

6、魂,抓住故事线索,进行必要的删减,不让孩子觉得讲述的漫长无味,从而失去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效果。如:看图讲述毛毛虫,原语言活动图片为以下三幅大图: (1) (2) (3)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幅大图中隐藏了三个或两个内容,当一幅图片画面丰富,就难以分清主次,小班孩子讲述就会受到干扰,那我们老师在出示图片时就不能整个一起出示,而是必须对图片进行加工截图,成一幅图讲一个内容,然后按讲述顺序,分步出示,逐步讲述,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把每幅大图分成若干小图,可是这样就变成了七幅小图片,显然针对小班孩子来讲图片太多,不合适。于是对图片进行了删减,最后保留前一幅大图(毛毛虫前三天吃东西)与后一幅大图

7、(毛毛虫变蝴蝶),共五幅小图: (1) (2) (3) (4) (5)这五幅小图的讲述要有重点,前三幅为重点讲述,后两幅为略讲。前三幅图,一幅图为一句话,句式相同:第几天,毛毛虫吃了XX,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经过图片的截取、筛选,既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又有利于孩子观察讲述的积极性,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策略三:反复斟酌制定活动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当我们确定好教材,找出活动有效教育价值,分析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后,就要精心制定活动目标,或在原有的目标上进行恰当修改。以看图讲述毛毛虫为例谈原语言活动目标:现看图讲述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

8、故事内容,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基本过程。1、 仔细观察画面,尝试大胆讲述画面内容,学说短语:“第几天,我吃了XX!”。2、学习量词:个、根、颗、块、片;学说短语:“我吃了XX。”2、 在观察、讲述、情景表演的基础上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3、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学活动。3、 感受看图讲述故事的乐趣。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原来教材中的活动是以故事形式进行教学,在感受美好的文学活动过程中学习量词和句式。在改编后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是以幼儿观察为主,自主讲述为先,共同讲述美好故事,获得知识,对孩子的观察能力与讲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发展孩子逐步进行自主讲述的能力。策略四:细细琢磨把握活动

9、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童年的情趣。”教师在组织孩子的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何引导孩子有兴趣的看图,大胆讲述呢,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1、有趣导入有趣的导入能有效的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小班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儿歌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表演导入等。看图讲述毛毛虫,采用幼儿已熟悉并会表演朗诵的手指儿歌导入: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

10、,变成小白兔呀,当幼儿整齐完整地朗诵完,教师提问:“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会变成什么呀?”幼儿齐声答:“会变成毛毛虫!”这时老师出示毛毛虫图片:“毛毛虫说:我的肚子好饿呀,我要去找食物吃!”“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天毛毛虫找到了什么食物?”自然而然把幼儿带入到讲述活动中去。2、 趣味模仿在小班阶段语言学习为:词的丰富、重复简单的句子或短语句式的练习。孩子年龄小,但模仿能力很强,同样学习语言也是从模仿讲述开始的。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由年龄特点决定的好模仿可分为模仿讲述与加上模仿动作的表演讲述,但不管是哪种模仿,在看图讲述活动中都是为小班语言的学习、表达打基础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好动、好模仿

11、的需求,又调动了幼儿讲述的兴趣,从而达到活动目标。如看图讲述毛毛虫第一幅图内容:“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大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首先观察图片,个别幼儿大胆讲述图片内容 ,确定好句式,集体模仿讲述这幅图片,最后加上相应动作讲述图片。模仿语言模仿动作语言讲述第一天,伸出一根手指头食指毛毛虫吃了一个红苹果,双手画大圆,表示大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双手与嘴巴一起做“大口吃“的动作3、情感激趣在引导小班孩子讲述故事时,为了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讲述的生动性,我们会在活动中尝试要求幼儿学习用合适的语气来表达故事讲述的内容。如:毛毛虫快乐地说:“我要好好睡一觉!”这时教师提问:“谁会快乐地来说这句

12、话呢?”孩子们就会学着用开心的表情和语气尝试着说一说。“毛毛虫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美丽的蝴蝶,它的心情怎样?”(幼:非常高兴)。师:“谁会用非常高兴的语气来学一学毛毛虫讲的话?”孩子们就会大声、兴奋地说:“我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啦!”等,这样通过引导孩子在讲述中加入语气和表情,孩子们更加感受到讲述的趣味,更能把讲述故事的情感激发出来。当然小班孩子年龄还小,不要求孩子有感情讲述为重点要求,但可以感受、尝试利用恰当语气讲述,把故事或图片内容讲的生动、有趣,孩子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氛围中。4、情景趣游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游戏情景正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最好的活动载体。在设计活动中,可以充分创造情

13、景,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教玩具,创设合适的氛围,并结合以前玩过的游戏恰当的融合到活动中,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又感受到原有游戏的乐趣。如看图讲述毛毛虫,我们利用卡纸、瓦楞纸、皱纹纸与实物模型相结合,创造了毛毛虫生活的场景,重点突出了毛毛虫吃的食物:大苹果、香蕉、葡萄,这些道具夸张形象,逼真诱人。毛毛虫是孩子们又怕又爱的昆虫,我们不仅学过儿歌,还学过毛毛虫散步游戏,我们全班幼儿分成两队,一队做一条毛毛虫,两队做两条毛毛,两条毛毛虫在课间或吃过饭后一起散步,孩子们很喜欢。于是在活动中全班幼儿变成两条毛毛虫分别请两位幼儿做毛毛虫头,其他幼儿扮作一节节身体。在老师带领下,在温馨的音乐

14、氛围中,毛毛虫们随着故事的展开在生活场景中寻找食物及休息等,边表演边讲述故事,在情景中深刻体验毛毛虫变成美丽蝴蝶的有趣故事。看图讲述的一般组织形式为:观察感知图片根据经验讲述图片学习新的讲述经验迁移讲述经验。在小班幼儿的看图讲述活动中,老师如果不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特点,用心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活动将是枯燥的,讲述是无味的,孩子也是不喜欢的,活动当然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在一般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好模仿、好动、以无意注意为主等,采用有效策略,为活动增加靓丽色彩;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挖掘看图讲述的教育价值,让小班孩子喜欢看图讲述活动,得到活动乐趣,从而发展孩子观察、讲述、思维能力,进而进行自我展现。参考文献1、祝士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明红 给幼儿园教师的 101 条建议语言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陈帼眉 冯晓霞 学前心理学参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4、 王莉娅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2001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