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 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1429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 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理解、积累“旸、姮、皓、浸”等字词。2、 通过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3、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难点: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了解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

2、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写作背景】课文所选这两篇文章都写于抗日战争期间,前后只有一天之隔。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

3、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作日和月,就是为此而发,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精神,赞美飞蛾,也就是赞美抗日将士。作品思想深邃,情意深沉,富于启迪性和鼓舞性。 【导学流程】1.阅读材料,勾画作者、写作背景知识。2.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解释部分词语的释义。 浸在油中( ) 旸谷( ) 一撮灰( ) 隅谷( ) 皓月 ( ) 姮娥 ( ) 后羿(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的本意是比喻什么的?作者在文中赋予了他们怎样新的含义? 5.“火”、“日”与“飞蛾”、“夸父”在文中象征了什么? 6.月亮在这里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7.作者在最后为什么要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8.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用原文回答。 【探究未知】 请针对本文的重难点写出你在自主学习中的两个疑惑或发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