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0936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2002-05-2220世纪后期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并且继续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种变化使国际银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国际银行业并购及整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在21世纪,国际银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能银行时代、跨国银行时代、网络银行时代和银行再造时代。一、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即并购)是当今与未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银行并购已经成为引起国际银行业格局变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国际银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的最

2、重要的因素之一。1.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基本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银行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史无前例。如1996年的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的合并,都曾引起国际金融界的轰动。而1998年4月,美国的银行并购更是另人瞠目结舌,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7天之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而成为全美第五大银行。1999年8月,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兴业银行宣布合

3、并,组成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银行,定名为瑞穗金融集团,将日本银行业采取强强合并方式进行重组的改革推向高潮。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巨大、席卷全球、跨国并购和跨行业并购。在世界前10家大银行中除了个别银行外,几乎都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2.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原因国际银行业并购经久不衰有其深刻的原因。从宏观因素来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多数国家对银行业发展的限制逐步减少,大都采取推动银行并购的宏观政策,这就为银行并购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从银行并购的微观因素来看:首先,并购可增强资本实力,是银行实现全球扩张最为便

4、捷的方式。一般来说,银行规模与客户信任度以及市场占有率呈正比例变化,银行规模越大,就有可能更广泛地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大大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模大小对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次,并购可节省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并购在精简机构、人员和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第三,并购是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需要。并购不同业务类型的金融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使业务向综合化发展,向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全面的金融服务,走全能银行的道路,就成为银行业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选择。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并购提供了强大动力,保证了银行并购的实现,如果没

5、有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就无法对并购后的大型银行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也难以负担管理成本。第五,并购能大幅度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竞争力的提高、赢利能力的增加,毫无疑问将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3.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趋势当前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浪潮方兴末艾,尽管对其产生的影响还难以作出全面的判断,但是它已经对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大规模的银行并购潮将改变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经过多次的并购之后,银行业将更加趋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国际化,银行业的数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的银行业务或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将由少数几家银行

6、所控制,银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在大银行之间进行,国际银行业趋向垄断。其次,银行垄断导致资金和服务质量下降。通过并购可使银行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但实际上,银行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如果超过了银行经营的最佳盈利点,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增加单位经营成本。因此,大银行未必就是好银行、未必就是最有效率和竞争力最强的银行。通过并购而形成的“超级银行”能否持久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更重要的是,并购后的大银行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有可能形成业务垄断,垄断必然导致资金配置的非合理性,从而造成资金效率的下降。而且,竞争对手的减少,也将导致银行服务质量的下降。再次,并购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存在着金融动荡的潜在风险

7、。银行并购必然促。进银行业向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金融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使高风险投资大量增加,无疑都将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诚然,银行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内部经营管理问题、风险控制问题、企业文化的整合问题都可能带来所谓“并购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构成威胁,使金融动荡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总之,尽管银行并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从推动国际银行业并购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因素来看,这些因素对银行并购的主导作用在日益加强,因此银行业并购浪潮将会在中长期内继续迅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并购浪潮是国际银行业走向全能银行、跨国银行、网络银行和银

8、行再造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此奠定了充分的基础。二、全能银行时代1.全能银行的兴衰轮回全能银行(Universalbank),又称为综合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全能银行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银行加上投资银行;二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三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加非金融公司股东。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全能银行大多是指第三种类型,而人们通常所指的全能银行是第二种类型。全能银行又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德国模式,在银行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另一种是英美日模式,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从事证券、保险和风险投资等业务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之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逐步放松,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进一步加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全能银行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应对欧洲和日本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在

10、一个屋檐下”和“用一种品牌”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全能银行时代。2.全能银行迅速发展的必然性自1933年美国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便出现了分离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并存的局面。对于这两种体制孰优孰劣在理论界和金融界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对全能银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商业银行高风险投资所获收益完全由其独自占有,但经营失败的风险则由存款人或存款保险公司甚至整个社会来承担。这种状况将导致商业银行只顾追求利益,忽视或放松风险控制。第二,经营风险问题。受利益驱动,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活动,违背了存

11、款人的意愿。尽管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可增加利润来源,但也必然承担了证券业的风险。第三,操纵证券市场问题。认为商业银行涉足证券业后可利用自身资金实力的优势,参与交易、操纵市场,造成证券市场事实上的不平等,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尽管这些批评不无道理,但是国际银行业依然最终选择了全能银行体制,特别是就连美国这个分业经营的倡导者也放弃了分业经营。这种变化值得思考。全能银行的迅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反映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迫切要求:一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三是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四是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要求。全能银行具有众多的优势。如果从银行的角度观

12、察,全能银行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成本优势。由于全能银行业务范围广泛,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一般而言,在费用或投资水平确定的情况下,银行某种业务量的增加,将会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全能银行的流行模式是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融入一体化的架构之中,形成所谓的“金融超市”(或称“金融百货公司”),当不同的业务由一个机构提供时,其成本将低于多个机构提供时的成本。其次,竞争优势。全能银行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无疑将使其竞争力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全能银行通过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相互了解、加强了双方的联系,有利于巩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也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再次,抗风险

13、优势。全能银行具有“内在稳定”的特征,由于全能银行的业务多样化和收入来源多元化,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活动的盈利来补偿,即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利润收入,这就可以降低风险,使银行经营更加稳健,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保持稳定。全能银行业务范围较广,能够同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经营成本低,在保障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有独特优势;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挑战中,表现出较高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及较强的竞争力。正因如此,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正式生效、实行近70年的分离银行体制的彻底终结为标志,国际银行业已进入全能银行时代。作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

14、所王元龙来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2002-05-22三、跨国银行时代1.跨国银行的含义与发展动因跨国银行(Transnationalbank),也称为多国银行。目前对于跨国银行的界定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跨国银行是在许多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网,跨国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跨国银行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跨国银行拥有广泛的国际网络,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从全球目标出发、制定全球经营战略,对国外分支机构实施集中统一控制。由此可见,跨国银行与一般银行有着重要的区别,例如有些银行在国内建立国际业务部从事国际业务而且业务量很大,尽管如此,它也不能成为跨国银行,因

15、为它并没有跨国界经营,这些银行充其量可称为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又如,一些银行虽然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但国际业务量很小,在其总业务中无足轻重,也不能称其为跨国银行。从历史上看,银行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存在,但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银行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毫无疑问,银行业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以实现更大的盈利。而从促进跨国银行迅猛发展的直接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规模增长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速扩张,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其次,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由放松利率管制到放松金融业务管制,再发展到放松(或部分放松)资本项目管制,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推动了金融机构向全能化、国际化发展。再次,银行业发展战略的调整。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国际上许多大银行都把扩大规模、扩展业务以提高效益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发展新战略,国际金融市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跨国购并浪潮,造就了众多的巨型跨国银行。2.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