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9919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1)解放战争简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解放南京基本资料解放战争日期:年月1 9 4 9年6月地点:中国结果: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参战方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革命军

2、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国民党方:蒋介石及李宗仁、汤恩伯、顾祝同、张灵甫、廖耀湘、胡宗南、杜聿明、白崇禧等共产党方:毛泽东及朱 德、彭德怀、陈 毅、粟裕、林 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等兵力中国国民革命军:4,300,000 (1946年7月) 3,650,000 (1948年6月) 1,490,000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200,000 (1946年7月) 2,800,000 (1948年6月) 4,000,000(1949年6月)历史背景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

3、口号,表示愿与国民党继续合作建国,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针对已经出现的武装冲突,签订了停战协定,并促成全国各党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政协决议案,积极致力于战后和平建设。但国民党统治集团一面扯谈和平,一面以“受降”为名,派大军抢占 东北民主联军向辽西出击战略要点,侵占八路军、从日军手中夺回而建立的解放区,打击进步民主势力,坚持独裁,准备内战。美国一面调解国共冲突,一面向国民党提供大量军事援助,想通过国民党把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到1946年6月26日,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爆发了全国内战。因为在开始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

4、军处于自卫地位,所以称为自卫战争,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改称解放战争。战争概述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43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只有120万人。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依靠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1947年3月,国民党军将其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中重兵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解放区,虽曾占领延安,喧嚣一时,但并未达到目的,

5、其自身又遭惨重损失。从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挺进大别山;随后,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和腹心地带,与各解放区内线反攻相结合,使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决战。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尔后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连续组织

6、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总数达到400万人,国民党军总数则下降到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国民党军,居于压倒优势。国民党统治已成风烛残局。解放战争第四年,人民解放军继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之后,6月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追击。1949年10月1日,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人民解放军完

7、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解放战争获得伟大胜利。战争经过日战争胜利后,1946195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了推翻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准备应付发动全面内战(1945年9月1946年6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内战和卖国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一切民主力量,取消解放区,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继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然而,蒋介石实行独裁和发动内战的方

8、针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同时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需一定的时间准备。因此,他不得不摆出和平的姿态,采取假和平真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妄图压迫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让出解放区;一面加速部署全面内战,并以接受日伪军投降为名,调动大批军队到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抢占战略要点,向解放区进行武装进攻。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国内外的和平呼声,同时也考虑到蒋介石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可能经过和平谈判,有条件地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以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建设

9、新中国的主张。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自延安赴重庆,就国内和平问题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议);1946年1月10日达成停止军事冲突协议并颁发停战令;同日;由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幕,经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会议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等5项决议案。解放南京中国共产党在力争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的同时,对发动内战的阴谋也保持了高度警惕,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了充分的应战准备。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的决策;决定撤出分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豫西等省区坚

10、持抗日游击战争的部队;同时,从山海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余人的部队和2万名干部进军东北,会同东北人民自卫军(由东北抗日联军改编)开辟东北解放区。各大战略区的部队进行整编,编组野战兵团;东北部队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和山东的八路军组成山东军区(军部兼)山东野战军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和晋察冀野战军;中原军区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分别组成若干个野战纵队或野战旅。至1946年6月,全军共组成27个野战纵队(含相当于纵队的师)另6个野战旅14个炮兵团,全部野战军共约60余万人。另有地方军60余万人,民兵220万人,从

11、组织上实现了由以游击战为主到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关内解放区部队进军东北各野战军地方军和广大民兵,普遍进行了军事技术和战术训练,并改进和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大大提高了全军的政治素质和作战能力。同时,各解放区大力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特别是在中共中央1946年5月4日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发布后,逐步开始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以增强解放区支持战争的力量。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重庆谈判前后,在美国协助下,借口接受日伪军投降,陆续调集80万人以上的兵力,以打通津浦平汉同蒲平绥等四条铁路线为重点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停战令发布后,国民党军在蚕

12、食关内各解放区的同时,又大举进攻刚建立的东北解放区。各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自卫还击。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共毙伤俘国民党军6万余人,并争取其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近万人在邯郸地区起义。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四平保卫战。其它解放区的部队也给进犯之敌以有力回击。这些战役战斗迟滞了国民党军的进攻,配合了和平谈判,取得了以运动战歼灭拥有现代化装备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人民解放军实行内线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1946年7月1947年6月)在战争准备就绪后,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于1946年6月26日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接着将战火扩大到其

13、它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解放战争全面展开。1948年,朱德与陈毅部署豫东战役战争之初,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为430万人(内正规军200万人);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全面展开后,各解放区部队陆续改称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120余万人,双方兵力对比为3.5:1。国民党军接收了100多万侵华日军的装备,有美国的大量财政、军事援助;人民解放军除步兵武器外,只有少量刚组建的炮兵。国民党统治区有3亿以上人口,并控制着全国所有大城市主要交通线和绝大部分工业,解放区人口只有1.3亿,极少现代工业。蒋介石凭借其优势,决心使用全部正规军248个旅中的193个旅约160万人的兵力,在大量特种兵及地方保

14、安团队的配合下,采取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36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人民解放军,尔后消灭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根据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于1946年7月20日发出关于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指出,蒋介石在军事上虽然占有很大优势,并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以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在战争的头8个月(1946年7月1947年2月),依托解放区的有利

15、条件,实行内线作战,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创造战机,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集中兵力,分批歼敌,先后作战160余次,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其中主要的有,中原部队的突围,华东部队的苏中、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晋冀鲁豫部队的出击陇海路、定陶、同蒲路等战役、晋察冀和晋绥部队的晋北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东北部队的新开岭战役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等。国民党军由于大批成建制地被歼,机动兵力更加不足,从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调集94个旅约70万人的兵力进攻陕北和山东两解放区,在其它战场转为守势,企图首先解决这两个地区战事,尔后再转用主力于其它战场,各个击破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确定在陕北和山东两区继续实施防御作战,在东北晋察冀豫北晋南等地区举行反攻。3月19日,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指挥全国各地解放战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和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