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9813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第一节 旋转与平移现象第1课时 旋转与平移现象(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970页的例1、例2和议一议,第71页课堂活动1、2,第7172页练习十六的1、2、3、5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情境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能正确判断旋转与平移现象。2.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认识旋转现象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旋转现象与平移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图、情境图。学生准备:纸片、1根细线、1颗纽扣等。【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要求:老师读题,学生听到

2、后写出算式和答案。320200 56090 4005 2203 844027 500320 5634 605 4206(1)独立计算。(2)集体订正。2.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情境图(1)请同学观察情境图,想一想行驶中的汽车是怎么运动?车轮是怎么运动的?(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汽车沿直线运动,车轮在转动。3.揭示课题通常,我们把行驶中汽车车厢这样的运动叫做平移,车轮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和平移现象。二、 教学新课(一) 认识旋转现象1.教学课本第69页例1(1)教师出示例1的主题图。(2)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大风车,和同桌说一说它的叶片是怎么运动的?可以边说

3、边用手模仿它的运动。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风车叶片在转动,并与老师一起用手模仿出叶片的转动的过程。(3)请学生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像风车叶片一样运动?先自己说一说,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桌,要求边说边用手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同桌合作,找出像风车叶片一样运动的物体。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汇报,并要求大家一边汇报一边用手模仿这个物体的运动。预设学生整理出以下信息:开水龙头时,水龙头开关在转动;吹风时,大风车的叶片在转动;小朋友在踩滚筒,滚筒在转动;直升飞机飞行时,它的两个螺旋桨在转动;开小汽车时,汽车的方向盘在转动;小朋友奔跑时,小风车的叶片也在转动;小朋友乘坐转椅时,转椅在不停地转动。(4)

4、想一想这些物体转动时,分别绕哪里转动?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开水龙头时,水龙头开关绕中间的一个点在转动;大风车的叶片绕中间的一个轴在转动;小朋友在踩滚筒,滚筒绕中间的一个轴在转动;直升飞机飞行时,它的螺旋桨绕中间的轴在转动;汽车的方向盘绕中间的一个轴在转动;小朋友奔跑时,小风车的叶片也在绕中间的一个轴在转动;小朋友乘坐的转椅绕中间的轴在不停地转动。(5)想一想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运动时,都是绕一个点(轴)转动。(6)教师小结:滚筒、风车、转椅等在运动时,都是绕一个点(或轴)转动,这种现象是旋转现

5、象。2、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1)教师举例介绍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我们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第一幅图中,抽奖的转盘绕中间的一个点转动,这是旋转现象;第二幅图中,陶土绕中间的一个点转动,这也是旋转现象;第三图中,转门绕中间的一个轴转动,还是旋转现象。(2)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学课本第69页议一议: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学生独立思考半分钟。组织学生在班上汇报,汇报时可以边说边模仿物体的运动。当一名同学汇报时,其他同学对汇报者做出评价,并选出获胜者。(二) 认识平移现象1、教学课本第70页例2(1)教师出示例2的主题图。(2)请学生认真观察主

6、题图,找出图中运动的物体。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整理出运动的物体:从滑竿上滑下的小猴、被人拉动的小鸭、玩滑梯的小朋友、被推动的积木(3)分别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说的时候可以边说边用手模仿这个物体的运动。组织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发现。要求汇报的同学边说边用手模仿这个物体的运动,其他同学跟这汇报的同学一起模仿。引导学生整理出以下信息:玩滑梯的同学从滑梯的右上滑到了右下,他是直直的滑下来的。小猴直直的从杆上滑到了杆下。小朋友把积木从右边直直的往左边推。(4)你能说一说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方向和路线怎样?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组织学

7、生汇报,整理出运动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运动的方向不同。滑梯上的小朋友从右上角滑到了左下角,是斜方向运动;爬杆是的小猴从上往下滑,是水平方向运动;推积是从右往左运动,是水平方向运动。相同: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直的。(5)教师小结:这些物体运动时,虽然方向不一样,但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直的。像滑滑梯、爬杆、推积木时,物体移动的路线都是直直的,这种现象是平移现象。2、 认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1)教师举例介绍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2)学生举例介绍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多。组织学生在班上汇报,汇报时边说边模仿物体是怎么

8、运动的。(三) 活动操作 加深理解1.教学课本第71页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1:做几个旋转与平移的动作,并和同桌交流。(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一人做动作,另一人观察评价,比一比谁做得的动作更多?谁做的动作更好?(2)同桌活动与交流。(3)组织学生上台展示,台下学生观察并评价。2.教学课本第71页课堂活动2课堂活动2:做一做。(1)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取一根线,一端拴住1颗纽扣,用手拿着另一端甩起来做旋转运动。请同学思考:谁在旋转?它绕哪里在旋转?组织学生汇报。(2)指导学生用橡皮擦模拟箱子,把它从课桌的右边平移到左边。教师先演示,然后组织学生同桌轮流做一做。其中,一人做,另一人观察评价,比

9、一比谁做得更好。(3)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使它们平移或旋转吗?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尽量利用身边物体,使其平移或旋转。如:用一只手按住钢笔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笔的另一端,钢笔就旋转起来了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三、 练习应用1、课本第71页和72页的1、2、3、5题。学生完成后汇报答案,集体订正。2、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说一说它们是怎么得到的? 四、反思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总结与反思,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内容,体会成功的快乐。第2课时 旋转与平移现象(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第70页例三,71页课堂活动

10、3和72页练习十六的4、5题。【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简单描述物体平移的方法。2.通过观察与操作,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物体平移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图、情境图、小鱼纸片。学生准备:边长1cm的正方形小纸片1张。【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复习旧知想一想,下列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组织学生汇报,集体订正。(2)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组织学生回忆和汇报。2. 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图片。(2)请学生欣赏这幅美丽

11、的图案,欣赏后给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同桌间相互交流意见。(3)思考这幅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发现:这幅美丽的图案是通过平移得到的。3. 点明课题教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将进一步认识平移现象。二、 教学新课(一)认识互相重合1. 认识什么样的图形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教师依次出示以上四幅图片(2)请学生观察上面4幅图片中,思考哪些图片中的小鱼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幅图中的两条小鱼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第二、三、四幅图中的小鱼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3)教师利用准备的小鱼图片进行演示,验证

12、学生的猜想。(4)请学生依次思考,为什么第二、三、四幅图中的小鱼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5)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第二幅图中的两条小鱼大小不同,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第三幅图中的两条小鱼形状不同,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第二幅图中的两条小鱼方向不同,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6)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一幅图中的两条小鱼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幅图中的两条小鱼大小、形状、方向都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7)引导学生小结:大小、形状、方向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2. 举例发现生活中

13、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的现象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1)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提醒学生可以动手演示或模仿。(2)组织学生全班汇报,师生共同评价。(二)图形的多次平移(1)教师出示图片。(2)请学生思考:图中白色的小鱼通过平移能与红色小鱼相互重合吗?如果能,可以怎样移动?先自己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3)组织学生汇报,整理出移动的方法。方法一:把白色的小鱼先向右平移到方框的最右边,再把白色的小鱼向下移动到方框的最下边。方法二:把白色的小鱼先向下平移到方框的最下边,再把白色的小鱼向右移动到方框的最右边。(4)请学生思考这两种方法中小鱼移动的路线相同吗?两种方法中,

14、白色的小鱼各平移了几次?(5)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老师提问,带领学生发现:两种方法中,虽然小鱼移动的路线不同,但都平移了两次。(6)教师小结:在生活中,要得到需要的图形,有时要将图形进行多次平移。【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同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学课本第70页例3(1)请学生阅读题目,思考哪些图案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组织学生汇报,整理出: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的图形有:、;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的图形有:。(3)请学生思考:上面一排的、分别怎样平移才能与下面一排的、互相重合?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可以将上面的先向右平移到处,再向下平移到下面的处;或者将上面的先向下平移到处,再向右平移到下面的处。其它图形用类似的方法汇报。(4)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通过平移不能互相重合?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两个方向不同。(5)教师小结:形状、大小、方向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能互相重合,否则不能通过平移互相重合。三、练习应用1.完成课本74页中的课堂活动3。课堂活动3:说一说,怎样通过平移,把箱子从入口推到出口?(1)让学生先认真读题,再想一想可以怎样做?(2)同桌合作,用课前准备的正方形小纸片代替箱子移一移。一个同学边操作边叙述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