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9716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复习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每空1份,共20分)10 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11 从时域看,系统的输出是其输入与该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卷积。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频率或为独立变量。3 如果一个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0Hz,为了防止在时域采样过程中出现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应该大于 100Hz Hz。4 在桥式测量电路中,根据其激励电压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5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导体机械形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后者利用半导体电阻率的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10 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而工作的。6 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

2、止频率为fc2、fc1,其带宽B =;若其带宽为1/3倍频程则fc2 = fc1。7 属于能量控制型的传感器有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等。10 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不同,调制可分为调幅、调频、调相。11 相关滤波的工作原理是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同频检测原理12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数学描述。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空格上,每题1分,共10分)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 信号。15 D B C A B 610 D B D B D1 A 复杂周期 B 非周期 C 瞬态 D 随机2 平稳随机过程必须 。 A 连续 B统计特征与时间无关

3、 C 各态历经 D 统计特征等于时间平均3 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 。A 固有频率 B 阻尼比 C 时间常数 D 灵敏度4 系统在全量程内,输入量由小到大及由大到小时,对于同一个输入量所得到的两个数值不同的输出量之间的最大差值称为 。A 回程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误差 D 非线性误差5 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 。A 力 B 应变 C 速度 D 加速度6 用于评价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因果性。A 传递函数 B 互相关函数 C 互谱密度函数 D 相干函数7 为使电缆的长短不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应选用 放大器。A 电压 B 电荷 C 微分 D 积分8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

4、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 是 传感器。 A 电容式 B 压电式 C 电阻式 D 电涡流式9 信号分析设备可分析的频率低于磁带记录仪记录信号的频率,可将磁带 ,也可达到分析的目的。 A 重放速度放快 B 重放速度放慢 C 重放速度不变 D 多放几次10.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 A 存在,但5 B 存在,但1 C 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D 不存在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已知周期方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为 试绘出该周期方波的单边幅值谱,并说明其频谱特点。2 二阶测试装置的两个动态特性参数是什么?为了实现不失真测试,如何确定其取值范围?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为了实现不失

5、真,阻尼比()取值0.6 0.8; 工作频率取值小于等于0.58 3 何谓不失真测试?实现测试不失真的测试装置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应如何?输出y(t)与输入x(t)满足关系y(t)=A0x(t-t0), 其中A0和t0为常数,则为不失真测试。 2分或者用文字描述上述关系,描述正确2分,不完整1分,错误不得分。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测试装置的 幅频特性为 A()= A0 = 常数 1.5分 相频特性为 ()= 4 信号的预处理包括那些环节?(1)电压幅值调理(或者放大) 1分(2)滤波(或者滤去高频) 2分(3)隔离直流分量(或者隔直) 1分(4)如原信号进行调制,则应先进行解调(或者解调) 5 为什么在

6、动态电阻应变仪上除了设有电阻平衡旋钮外,还设有电容平衡旋钮?6 测得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的相关函数波形如图1,问:图1(1)这一波形是自相关函数还是互相关函数?为什么?(2) 从波形中可以获得信号的哪些信息?3. 输出y(t)与输入x(t)满足关系y(t)=A0x(t-t0), 其中A0和t0为常数,则为不失真测试。 2分或者用文字描述上述关系,描述正确2分,不完整1分,错误不得分。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测试装置的 幅频特性为 A()= A0 = 常数 1.5分 相频特性为 ()= 1.5分 4. (5分)(1)电压幅值调理(或者放大) 1分(2)滤波(或者滤去高频) 2分(3)隔离直流分量(或者隔直)

7、 1分(4)如原信号进行调制,则应先进行解调(或者解调) 1分 5. (5分)动态电阻应变仪采用的是纯电阻交流电桥(1分),即使各桥臂均为电阻,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1分),相当于在各桥臂上并联了一个电容,因此,除了电阻平衡外,还须有电容平衡(3分)。 5分 6. (5分)(1)互相关函数,因为是非奇非偶函数。 2分 (2)频率信息:正弦波形的频率与此波形频率相同 1分 相位信息:两正弦波形之间的相位差就是此波形中的初相位 1分 幅值信息:此波形的振幅是两个正弦波振幅乘积的一半 1分五、计算题(共14分)1 (6分)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式中 当输入信号为时,求滤波器的稳态输出2

8、 (4分)有一信号,初始相角为一随机变量;试求 1)求其自相关函数;2)确定其均值和方差。3 (4分)以阻值,灵敏度的电阻丝应变片与阻值为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为1000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电桥的输出电压图3 (b)参考答案一、 填空( 每空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共20分)1 获取有用的信息2 脉冲响应函数3 时间()、频率或4 100Hz5 激励电压(或工作电压或桥压或电源)6 导体机械形变、半导体电阻率的(或半导体压阻效应)7 压电效应8 、(或1.26)9 电阻式传感器、涡电流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答对任何两个均得

9、2分10 调幅、调频、调相11 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同频检测原理12 传递、频率响应、脉冲响应二、 选择题(每题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共10分)15 D B C A B 610 D B D B D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2分频谱特点:离散性、谐波性、递减性 3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 2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为了实现不失真,阻尼比()取值0.6 0.8; 工作频率取值小于等于0.58 2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 3. 输出y(t)与输入x(t)满足关系y(t)=A0x(t-t0), 其中A0和t0为常数,则为不失真测试。 2分或者用文字描述上述关系,描述正确2分,不完整1分,

10、错误不得分。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测试装置的 幅频特性为 A()= A0 = 常数 1.5分 相频特性为 ()= 1.5分 4. (5分)(1)电压幅值调理(或者放大) 1分(2)滤波(或者滤去高频) 2分(3)隔离直流分量(或者隔直) 1分(4)如原信号进行调制,则应先进行解调(或者解调) 1分 5. (5分)动态电阻应变仪采用的是纯电阻交流电桥(1分),即使各桥臂均为电阻,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1分),相当于在各桥臂上并联了一个电容,因此,除了电阻平衡外,还须有电容平衡(3分)。 5分 6. (5分)(1)互相关函数,因为是非奇非偶函数。 2分 (2)频率信息:正弦波形的频率与此波形频率相同

11、1分 相位信息:两正弦波形之间的相位差就是此波形中的初相位 1分 幅值信息:此波形的振幅是两个正弦波振幅乘积的一半 1分三、 计算题(共14分)1. (6分) 令, 根据线性系统频率保持性和幅频相频特性, 由,可以得到: 1分 1分 由,可以得到: 1分 1分 由线性系统的叠加性可得 2分 2.(4分) 自相关函数: 1分 = = 1分 均值:=0 1分 方差: 1分 3. (4分)单臂:V 2分 双臂:V 2分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一)填空题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2、 信号的时

12、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称。(三)简答和计算题1、 求正弦信号的绝对均值|x|和均方根值xrms。2、 求正弦信号的均值,均方值,和概率密度函数p(x)。3、 求指数函数的频谱。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的傅立叶变换。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的频谱。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填空题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输入信号,则输出信号的频率为 ,幅值 ,相位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和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