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9969388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请将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相应位置;2.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第卷(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清朝统治被推翻 B抗日战争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共同纲领” 五星红旗为国旗 抗美援朝 采用公元纪年 A. B. C. D. 3、1950年,土地改革的目的是(

2、)A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铺路4、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C农民土地所有制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1951年,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双方是中央人民政府和( )A.西藏宗教组织B.西藏宗教领袖C.西藏地方政府D.西藏临时政府7、没有担任过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是( )A.刘少奇B.李济深C.周恩来D.张

3、澜8、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9、“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C发展生产D生产方式的改造11、“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

4、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2、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这反映了()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加快改造,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变革生产关系13、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5、)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4、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 B、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15、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粮为纲16、“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

6、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A、B、C、D、17、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早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此,我国(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开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建设C、开展了大跃进运动D、改革经济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18、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滞不前D.曲折前进19、“没有共产

7、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展活动于2009年6月至10月举行,展览的第五部分为“开国十年”。在这一展览中不可能展出的是()A.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B.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D.“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20、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1、上海曾有个资本家

8、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了当时( )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资本家已经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 B. C. D. 22、下列关于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赎买改造的政策 B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C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公私合营 D建立了生产合作社2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9、的共同惨痛教训是( )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4、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25、“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的主题曲。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 C、邱少云 D、罗盛教第二卷(50分)26.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资料二:

10、“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1)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答案1-5 CBDCC6-10 CCBAB11-15 CCDCB16-20

11、 CBDDB21-25 ADACA24.(1)土地改革,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2)“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3)批判“走资派”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4)国家政策要符合国情,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两条即可)25(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方式:公私合营(3)三大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 ,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26.(14分)(1)中国人民志愿军。2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分(2)新中国的成立。2分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分(3)(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1951年。2分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行了大团结。2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