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9359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难报三春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题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 教材地位与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是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的主题。初中生刚跨入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多数学生不能深入体父母如山巍峨的爱,也不懂得怎样感恩孝敬父母。本课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应该孝敬父母;二是孝敬父母的含义;三是怎样孝敬父母。这三个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家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和付出,进而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这体现了课标要求通过本框题教学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辈;理解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父母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

2、关爱和教育。(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不孝敬父母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提高辨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析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父母,厌恶不孝的行为;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的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2、教学难点:领悟父母的爱与付出,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验幸福快乐。、二、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以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

3、认知规律为基点,以学生为本,始终贯穿着爱的主旋律,紧紧把握“活动”和“情感”两条主线,以学法为重心,让学生体会、感悟、感谢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最高境界,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创新意识、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变成师生交流的乐堂,学生学习的摇篮,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爱、理解爱,并尝试回报爱! 四、教法:音乐熏陶法、活动体验法、情绪感染法。 学法: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感情交流法五、教学准备:1、查找资料、图片,下载相关视频、背景音乐等,制作课件。2、布置学生课前撰写小作文

4、难忘父母为我做过的哪些事,以便上课时同学交流分享。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一、导入新课感受亲情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著名演讲家邹越一堂感恩课片段导语:同学们欣赏完刚才这段视频后有什么感悟呢?投影课题:难报三春晖。认真观看一堂感恩课片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激情横溢的演讲,以及有关父母关爱子女的感人故事中得到触动,力求达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顺利引入新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二、活动探究活动一:感受爱一、感受爱 1、(投影图片)观察日常生活中父母为孩子所做一些小事。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课前老师布置的小作文难忘父母为我做过的哪些事;师生共同归纳如下:

5、1、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并哺育我们成长,他们为家庭做出了贡献,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理应得到爱的回报。1、小组中交流各自的小作文难忘父母为我做过的哪些事;2、学生上交小作文;3、交流感悟4、结合教材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回忆与思考,感悟父母为我们做过的事情,用真实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回忆父母对自己付出点点滴滴的爱中,体会到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质朴、最无私的爱。为学习爱的回报奠定情感基础。活动二: 感悟亲情,学会孝敬父母二、感悟亲情,学会孝敬父母1、请同学们说说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2、多媒体展示我校荣获2013年珠海市斗门区“最美

6、孝心少年”的赵莘杰同学,他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照片。3、小结:孝敬、回报父母是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1、请学生说说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2、科代表模仿颁奖朗诵:2013珠海市斗门区最美孝心少年赵莘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颁奖词:“从那天起,这个5岁的小男孩便用弱小的肩膀撑起全家的希望,10年如一日,每天独自照顾爸爸,每天为爸爸倒水洗脸,擦身洗脚。让学生从中感受榜样的力量,知道好人就在身边,孝子就在身边,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明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人的天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活动探

7、究活动三:感谢亲情,回报爱三、感谢亲情,辩是非,回报爱,1、爱的践行:播放子女孝敬父母、长辈的图片。并围绕“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或孝敬父母的表现)”这一主题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切身体验,用具体事例讲述自己如何孝敬父母,组长记录,全班交流。2、爱的辨别:设问:教材17页中的材料是孝敬父母的行为吗?3、爱的传递 :播放图片、资料:66岁高龄的奶奶,每日背着残疾孙女上学,由于她身体不好,2里多山路,她背着小方梅要走上1个半小时。这一背就是8年,1500个来回、6000多里山路,祖孙俩从没迟到过。小结: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关爱我们的亲人长辈,他们为我们的成长同样付出了很多,我们

8、要孝敬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将这种爱传递出去。1、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怎样孝敬父母?组长记录,邻组交流。2、学生阅读教材17页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请2个同学回答。)3、学生观看爱的传递资料和图片,从中获取感悟和体会。5、学生(小结):孝敬父母要从了解、关爱父母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要有行动,言行一致,但要有是非观念,不能盲目愚孝。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有利学生明确孝敬父母不仅要有行动,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要有是非观念,反对盲目愚孝。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理解、尊重父母,与父母注重情感交流和沟通,多关心、鼓励、赞美父母,这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爱的传递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认识到除

9、了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关爱我们的亲人和长辈,他们为我们的成长同样付出了很多,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将这种爱传递出去,在生活中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三感悟升华归纳总结活动一:我感恩,我行动小结知识,感悟升华1、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要点和感受,推荐一名代表汇报。2、归纳完善: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让我们永远牢记:孝顺父母不能等,让我们用心去感恩,寸草当报三春晖。3、播放视频著名演讲家邹越一堂感恩课片段。4、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爱的献礼我们的“孝心”要让父母感受到,请同学们回家以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

10、力所能及的事,并把尽孝后的感受写下来。1、学生初步小结本节课学习要点和感受,推荐一名代表汇报。2、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的感悟得以升华,知行统一,将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更是为了达成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实现课标要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四知识巩固活动;堂上练习教学效果检测巩固 多媒体播放堂上练习(单项选择题3题;多项选择题1题;分析说明题1题。另附)教师点评。学生看屏幕,完成练习,展示学习成果。谈学习感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学习感悟。七、板书设计难报三春晖 1、爱洒人间 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很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1、 2、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尽孝心堂上练习:单项选择题v 1、当别人家13岁的孩子,还在父母呵护下嬉戏玩耍时,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13岁的学生汪鹏,已经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3年了。每天他都要给瘫痪的父亲穿衣、洗漱、做饭、喂饭,然后去上学。汪鹏的行为告诉我们【 】v 要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子女,要与家庭同 呼吸、共患难孝敬父母就要爱父母,帮助父母即使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v AB CDv 2.“最美孝心少年”邓天芦,从3岁起就开始学习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多年来,

12、他一直坚持为妈妈洗衣做饭,同时还管理自家农田和菜地。这说明孝敬父母【 】v 只要求在生活上照顾父母要积极承担家庭的责任 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只是公民的道德义务v ABCDv 3.2013年华师一附中关于北大、清华等高校校长实名直推的实施细则出台,该细则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尊敬 师长、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的学生,都不得获得推荐资格。“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上清华、北大”,孝敬父母成为一些学校选才的标准。这是因为【 】v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亲敬长是我们 的天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

13、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v A B C D多项选择题v 在广东省深圳市某中学组织的孝敬父母系列活动中,有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v A、感恩是一种美德,需要从对身边的人感恩开始v B、长大后孝敬父母就行了,现在不用感恩v C、如果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不必对父母感恩了v D、父母教育和抚养我们是法定的义务,不需要感恩。分析说明题v 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会调办、全国老龄办共同发布了“新二十四孝”。其中包含:“经常带着爱人、子女给父母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教父母用电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v (1)结合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分析 “新二十四孝”出台的必要性 .v (2)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概括“新二十四孝”对孝敬父母的要求. 难报三春晖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对这一框题的教学着力点是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最近发展区上,“跳一跳着桃子” 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是我们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付出行动(由情而动)的归宿。本课重点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