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9969254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 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摘要道家哲学的智慧是围绕着作为宇宙究竟义的“道”发散出来的。由于它偏重于超名言之域立论,故具有超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的基本特点。超越性主要包括超越名利、是非和生死观念,其旨在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玄思性系指以玄思得“道”,亦即以一种直觉式内心体验的方法把握道,从中透显了一种审美智慧。否定性系指从否定的方面可以得到肯定的结果,通过否定的肯定而得到肯定,从中表现了一种以反为正、以反求正的哲学智慧。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类的智慧,大力研究道家哲学的智慧和特点,有助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关键词:道超越性玄思性否定性走向世界智慧作为人类理性和心灵之光的开显,它是透

2、过哲学史上各个不同的学派和哲学理论体系对知识的提升与超越,而得以呈现出来的。一般来说,知识以名言之域为对象,智慧则指向超名言之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儒道诸家及后来在华夏安家落户的佛教哲学都曾对中华智慧的建构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相比较而言,道家的哲学智慧则偏重于指向超名言之域,因而较之其他各家更具有精神魅力和特色。道家的智慧是围绕着那个作为宇宙究竟义的“道”发散出来的,而“道”的基本属性是实有性、运动性和自然性。所谓实有性,是说道虽然超形绝象,不可感知,但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即使将其称之为“无”、“无名”,它也“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所谓运动性

3、,是说道作为天地万物的原初者和发动者,它“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推动事物变化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状态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所谓自然性,是说道演化为天地万物的过程完全以其自性、自因和自身所具有的力能为向度,它生养万物而不私有,成就万事而不持功,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其本身即内含在各种具体存在者之中。道家建构道论的实质,不在于像西方早期哲学那样提出一套自然哲学体系,也不在于像中国儒、墨诸家那样为社会、政治和人生作一番技术性设计,而在于从道生万物的循环不已的大化流行中获得一种功能性体会,从而为觉解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提供一种深沉的生存智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4、名”(老子第一章),就意味着道涉及的是超名言之域;它作为理论的抽象而非经验的存在,不能由实证手段所把握而只能由哲学智慧所参透。既然如此,那么道家的哲学智慧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依笔者之见,它的特点可概括为超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下面,即对这些特点加以剖析。(一)超越性人作为“在世界中存在”的“在者”,他一方面无法超越这个赖以存在的世界,因而必须顺从其所“在世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另方面,当他沉迷于这个所“在世界”而与永恒的存在相比,又感到自己存在的有限性,遂产生一种源于生命内在而呼唤生命大本的超越意识。故而,所谓超越是指超越某种束缚、限制、沉迷等而达至某种理想和目标,它既包括物质的超越,又包括精

5、神上的超越。由于道家把“道”视为超形象和不可言说的真实存在,这就意味着道虽然遍在和内存于经验对象之中(“无所不在”),但它却具有超验的性质。所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第十四章),以及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就表明遍在和内在于具体经验事 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摘要道家哲学的智慧是围绕着作为宇宙究竟义的“道”发散出来的。由于它偏重于超名言之域立论,故具有超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的基本特点。超越性主要包括超越名利、是非

6、和生死观念,其旨在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玄思性系指以玄思得“道”,亦即以一种直觉式内心体验的方法把握道,从中透显了一种审美智慧。否定性系指从否定的方面可以得到肯定的结果,通过否定的肯定而得到肯定,从中表现了一种以反为正、以反求正的哲学智慧。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类的智慧,大力研究道家哲学的智慧和特点,有助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关键词:道超越性玄思性否定性走向世界智慧作为人类理性和心灵之光的开显,它是透过哲学史上各个不同的学派和哲学理论体系对知识的提升与超越,而得以呈现出来的。一般来说,知识以名言之域为对象,智慧则指向超名言之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儒道诸家及后来在华夏安家落户的佛教哲学都曾对中华智慧的建

7、构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相比较而言,道家的哲学智慧则偏重于指向超名言之域,因而较之其他各家更具有精神魅力和特色。道家的智慧是围绕着那个作为宇宙究竟义的“道”发散出来的,而“道”的基本属性是实有性、运动性和自然性。所谓实有性,是说道虽然超形绝象,不可感知,但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即使将其称之为“无”、“无名”,它也“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所谓运动性,是说道作为天地万物的原初者和发动者,它“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推动事物变化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状态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所谓自然性,是说道演化为天地万物的过程完全以其自

8、性、自因和自身所具有的力能为向度,它生养万物而不私有,成就万事而不持功,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其本身即内含在各种具体存在者之中。道家建构道论的实质,不在于像西方早期哲学那样提出一套自然哲学体系,也不在于像中国儒、墨诸家那样为社会、政治和人生作一番技术性设计,而在于从道生万物的循环不已的大化流行中获得一种功能性体会,从而为觉解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提供一种深沉的生存智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就意味着道涉及的是超名言之域;它作为理论的抽象而非经验的存在,不能由实证手段所把握而只能由哲学智慧所参透。既然如此,那么道家的哲学智慧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依笔者之见,它的特点可概括为超

9、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下面,即对这些特点加以剖析。(一)超越性人作为“在世界中存在”的“在者”,他一方面无法超越这个赖以存在的世界,因而必须顺从其所“在世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另方面,当他沉迷于这个所“在世界”而与永恒的存在相比,又感到自己存在的有限性,遂产生一种源于生命内在而呼唤生命大本的超越意识。故而,所谓超越是指超越某种束缚、限制、沉迷等而达至某种理想和目标,它既包括物质的超越,又包括精神上的超越。由于道家把“道”视为超形象和不可言说的真实存在,这就意味着道虽然遍在和内存于经验对象之中(“无所不在”),但它却具有超验的性质。所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第十四章),以及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就表明遍在和内在于具体经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