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9098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政治常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概述(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及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英、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二)体系1. 唯物论2. 辩证法3. 认识论4. 历史唯物论(三)根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五)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2、1、唯心主义(1)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论: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 “万物与我为一。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2)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生万物”。朱熹:“有是理,后生是气” , “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 “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 “物质

3、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原初的物质” 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要缺陷: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缺点。(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主要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 、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唯物论(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

4、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二)意识1意识的产生(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

5、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3、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4、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

6、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2、特征:(1)联系的客观性(2)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的多样性(二)发展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2、发展的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重要 选择)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指矛

7、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 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指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的含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

8、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相互渗透的。(3)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 实质) 。 “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包含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三)形而上和辩证法1、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

9、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点(内部矛盾)(2)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判断标准: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辩证法:联系、发展。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3、练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 (笛卡尔)“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四、认识

10、论(一)认识的本质1、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3、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与实践(2)实践在

11、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二)认识的基本规律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认识过程

12、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五、历史唯物论观(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脉相承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观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13、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

14、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观点,结束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坚持了真正辩证和彻底的唯物主义。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往往会超越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就每一时代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来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当下的社会存在;一是历史上的精神文化成果。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

15、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真题练习】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 科学性B. 实践性C. 革命性D. 阶级性2、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D.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 ,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_的思想。A. 客观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机械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4、19 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 “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