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05-09-29【生效日期】2005-09-29【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西安市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5年8月31日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29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西安市城市规划的实施,在保持古城风貌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城市,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第三条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辖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第五条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二章 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六条第六条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第七条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由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其它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八条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九条第九条 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条第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实施需要变更规划的,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经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建设应当服从城市规划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区开发,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城市现有设施,并具备可靠的水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应当避开水源地、湿地和文物古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旧城区改建,应当严格执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城市规划区内的旧城区改建,应当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第三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到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持有关文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新迁入城市规划区的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必须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镇建设和改造应按本条例的规定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城市规划道路、河道、绿化带等公共用地两边或者周边的建设单位,应当代征市政公用建设用地,交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代征的城市规划道路用地,为红线宽度的一半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建设用地单位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应当在一年内办结用地手续,因特殊原因未办结的,可以申请延期半年逾期未办结的,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自用地规划许可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核定用地上新增建筑物、构筑物和迁入、分立户口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用地性质,不得将土地使用权自行交换、转让、出卖或出租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因地质勘探、铺设管线、施工作业需要临时用地,必须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并经市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在临时用地上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或构筑物。
临时用地一般不得超过两年,期满即应办理退地手续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擅自开挖取土、堆土确需取土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批准范围及高程取土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已建成或者规划的公园、绿地、广场、道路、体育场馆、影剧院、停车场及其他公共用地,必须按规划予以保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范围,不得挪作他用,不得插建建设项目 第四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新建、扩建、改建、翻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持建设用地证件、建设项目有关的备案、核准或者批准文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大型建筑工程申报时,应当同时报送交通分析、环境评价报告等文件 新建建筑申报时同时报送单体、平面、立面、剖面图,必要时还须附建筑设计模型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的设计,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进行设计 建设工程的施工,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图纸和规定并经放线、验线后实施。
建设工程竣工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实地查验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将竣工有关资料报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周边进行建设的,其体量、造型、风格和色彩必须符合文物保护和园林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临时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年 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满应当自行拆除确需延期的,须在使用期满前30日内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一年临时建设工程在批准的使用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拆除的,应予拆除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新建多层住宅平行布置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前部或南部建筑高度的1比1.35,并列建筑之间应不小于6米;高层及不规则多层布局的建筑间距以综合日照分析确定,并应符合消防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旧城改造区拆迁后,新建住宅四周拆除旧房范围不得小于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建筑间距的一半。
新征地建设多层住宅,保留空地范围不得小于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在保留空地内,不得插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沿街建筑物、门厅、踏步、橱窗以及突出外墙的廊、柱,均不得占压道路红线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新建大型建筑工程,必须设置地下人防工程、公共厕所、停车场和人流集散场地等配套设施,并同时定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建设住宅小区,必须对市政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教育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和人防设施统一规划,统一投资,同步建设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城市户外广告、雕塑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规划,不得影响城市景观和风景名胜 临城市主干道、广场、旅游点的雕塑、牌匾、大门、围墙、小品建筑的设计方案,应当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修建道路、桥梁、隧道和埋设各类管线的单位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经放线、验线后,方可办理施工手续,地下管线经验线合格后方可复土。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绿地,地下管线及架空线路的平面、高程、横纵断面,行道树、杆塔等位置,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必须按照规划同时埋设地下管线或预埋套管等设施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道路建成后五年内不得挖掘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道路、桥梁、隧道、各类管线工程竣工后六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将竣工有关资料报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进行监督检查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阻挠 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文件等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公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规划平面图和立面图等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涉及其相关利益的规划有权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询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受理对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投诉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规划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