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66472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资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菜市场改造) (蓄水池改造) (废弃造船厂改造),拉维莱特公园,.,01拉维莱特公园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初,正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城市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趣。“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20多年前,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的中央菜场,屠宰场及杂货市场。1947年百年市场被迁走以后,德斯坦总统建议把其建成一座公园,后来密特朗总统又把其列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设九大工程之一,并要求把拉维莱特建成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的并且有深刻思想含义的公园,它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文化,娱乐

2、,自然生态,工程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方面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绿地,此外公园还要成为世界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设计背景,.,01拉维莱特设计者,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经常参加各国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其新鲜的设计理念给世界各地带来强大冲击。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 屈米提出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 的城市公园模式。力求创造一种公园与城市完全融合的结构,改变园林和城市分离的传统。 屈米认为“没有程序就没有建筑,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他主张必须认识到建筑是自由空间、事件和活动组合而成的。,

3、.,01拉维莱特区位分析,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东北角,远离城市中心区。公园规划范围55公顷,公园绿地35公顷。园区内有一条东西向的乌尔克苏运河,南北向的圣德尼运河,从公园的西侧流过,这两条相互垂直的运河是园址上已有的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东西向的乌尔克苏运河将地段分为大体相等的两部分。,乌尔克运河,圣德尼运河,公园以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与巴黎相连,交通便利。,.,01改建情况与功能分区,南侧有一幢建于1867年的家畜肉类市场,保留 并改建为多功能大厅。北端的科技工业城原来是计 划建造屠宰场,改建为科技与工业博览馆,改建后 的科技与工业馆或称科技工业城是典型的高技派建 筑,主馆南侧还有一个不锈钢

4、抛光的镜面球形大屏 幕电影馆。拉维莱特公园南端的音乐城被公园入口 广场分割为两部分,西侧是国立音乐学院,平面布 局比较规整,包括200间练习用的琴房,三个音乐 厅和图书馆资料馆等。东侧是音乐教育研究所。,.,01拉维莱特设计理念,(1)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追求纯粹、协调的思想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他认为,公园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统一观念:都市化、快乐(身心愉悦)、实验(知识和行动)。 ()新的思维方法:屈米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抛弃过去旧的思考模式,对建筑秩序体系,技术和结构提

5、出质疑。因此,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摒弃历史要素和符号,专注于文化的分歧性和事件的偶然性。这也是解构主义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解构主义:屈米通过打破旧有秩序,对建筑本质提出质疑、挑战,并予以新的定义。他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运用重复与重叠的手法,通过点、线、面概念的延伸,既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思想,又实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01拉维莱特结构体系,01拉维莱特点系统,红色的疯狂构筑物“Folie”,采用金属钢制的现代材料,在空间上它们是3个大型公建的延续,这使得建筑的空间得以在园林中延续和拓展,这神疯狂的构筑物成功的将科技工业城,音乐厅和多功能大厅融合在公园的系统之中

6、,形成了建筑与园林相互穿插的公园形式。,红色Folies,点系统是拉维莱特最具标示性的特征 园内由120mx120m的网格相交,每个交点设立一个10.8mx10.8m的红色构筑物,屈米称之为folly。这26个folies构成了园内的点系统。26个鲜红的folies除了作为标志点和某些特殊功能外,里面还安排了许多活动。可以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等等,或者和建筑物落在一起的,作为其入口或强调立面。,01拉维莱特点系统,线性的林荫大道,连接公园内各个小主题园的曲折园路,两条架空的长廊,连接园内各个建筑和主题园,形成园内的两条主线,01线系统(交通组织),01线系统(交

7、通组织),在“点与线”的垂直坐标系统之间,在此屈米将它处理为一些开放空间的形式,为接纳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包括大片面积的绿地及10个小的主题花园。,01面系统,源于萤火虫飞舞的照明设计Lighting design from fireflies,藤架园,竹园,01面系统,水园,镜园,藤架园,竹园,园内的铺装大量采用了具有中世纪的石砖铺地,延续了原来场地的历史感,在现代的建筑与各种雕塑小品下,唤醒人们对场地的怀念。,01园内铺装,两旁栽植悬铃木的林荫大道,高处平台的孤植树,远处建筑前种了紫花泡桐,不同颜色的植物相得益彰,01园内植物设计,.,(1)拉维莱特公园以不同于传统园林结构的新的结构体系来

8、重构公园,强调随机 性与偶然性,强调空间不连续性,强调疯狂与机会,强调非理性的总体布局。 (2)拉维莱特公园是无中心或是中心缺失的,无边界的,开放的21世纪新型公园 (3)强调混合的特性,认为现代的公园已不再是单一的功能,而是多元化的,多种功 能的结合体 (4)重视发挥游人的参与性,认为公园的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游人在公园中 的体会,不同的游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感受也会不同因而,公园的即时性意义反而 更耐人寻味。 (5)强调功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空间已不再是规划师职业的产物,而是生活本身所发 生的事件,是发生在空间中的人的行为所决定的。 (6)“自由变构”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成功的演绎。

9、(7)采用电影片断式手法布置套园各景观并设计公园的游览路线,强调差异性和多样 性的体现,强调片断优于整体,用片断并置的手法来达到分离的目的。,。,01拉维莱特解构主义特征,01法国传统园林与解构主义园林的比较,.,01拉维莱特借鉴之处,(1)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功能是首位,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带给游客的不同的 人性的,富有新意的空间体验。 ()与周围环境融合,并延续场地的历史文脉。点线面的组合方式使设计严谨又富有变化。对比法国古典园林,拉维莱特构思大胆新颖,但又保持了城市的格局,加入新的元素产生丰富的空间。 (3)没有轴线控制全园,用大量红色构筑物的点,带来韵律感,形成统一的空间印象。这

10、样虽然没有一个控制全园的中心,但也形成了整体感,联系了园内各个空间,而且使整个公园的空间富有张力。 (4)园内十个主题庭院象征电影片段场景,没有主次的区分,给游客创造了时间感,使空间变得多维。,伦敦湿地公园,.,02伦敦湿地公园简介,开发背景 伦敦湿地公园曾是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的蓄水池,称为维多利亚水库。后由于伦敦泰晤士环城水道建成,水库被逐步废弃。鉴于该地块原先就有多种鸟类和昆虫栖息、同时也是多种鸟类迁徙过冬的所在,水库的拥有者沃特家族决定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 (WWT))合作,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 开发策略

11、在公园北边建造9 公顷房产,然后从卖房所得中拨出部分资金,作为剩下42 公顷土地上建造湿地公园的启动资金。,湿地公园共占地42.5公顷,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良好的绿化和植被引来了大批的生物,使公园成了湿地环境野生生物的天堂,每年有超过170种鸟类,300种飞蛾及蝴蝶类前来此处;同时,公园也给伦敦市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游憩场所,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美丽绿洲,改善了周围都市的景观环境。,02伦敦湿地公园简介,湿地公园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

12、均与居民区相邻。沿湿地公园向南有一条城市绿色轴带,上面串接不同功能的绿地,有湿地公园、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还有面积较大的森林公园。,02伦敦湿地区位分析,02伦敦湿地功能构成,按照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湿地公园被划分为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其中包括3个开放水域: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以及1个芦苇沼泽地、1个季节性浸水牧草区域和1个泥地区域。6个水域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总体布局上以主湖水域为中心。其余水域和陆地围绕其错落分布、构成公园多种湿地地貌。,02伦敦湿地结构分析,02景观手法和材料分析,公园中景观小品富有欧洲典型风貌,主体建筑集中在入口处,和一般传统英国建筑类似,

13、都是用黄或红砖砌成,外墙不粉刷。其余建筑散布在公园内,大都是些简朴的小平房木屋。此外观察平台,桥,栏杆,椅子,路牌,垃圾桶等等也是木制,和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融洽。 伦敦湿地公园成功地将原先废弃的水库恢复成了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成功地让自然和人类活动在此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在提供给野生生物一个舒适庇护所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湿地的机会。,02景观小品和细节处理,中山岐江公园,.,03中山岐江公园简介,开发背景 中山岐江公园的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

14、义的历史沧桑 。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3000平方 米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 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 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03中山岐江区位分析,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都分布在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这片 区域主要有中山美术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生态区,这片区域的主要功能是让游园者嬉戏、

15、散步用。,03中山岐江功能分区,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除了自然生态区内曲线道路较多外,其它俩个区域被曲线环路包围的区域内几乎都是直线路网。,直线园路,出入口,曲线园路,03中山岐江交通分析,工业遗产区内植物绝大多数都是以低矮灌木和草坪为主,乔木只是点缀。,自然生态区主要以野生植物为主,植物规划,03中山岐江植物规划,休闲娱乐区,主要是乔木为主,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 通过与机器的对比,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生态和环境也是歧江公园的主题之一。,植物配置,03中山岐江植物规划,由于白色柱阵的存在,道路的线性在空间

16、上被加强了,也丰富了单一的道路。,空间特征,03中山岐江规划设计,由于红盒子的封闭性及外部环境的开阔性,使身处在盒子里面的人的视线固定,视距很大且正好将外面的景色框入其中,形成框景。,03中山岐江植物规划,雕塑小品,03中山岐江植物规划,生锈铸钢与花岗岩组合的铺装组合的铺装,花岗岩铺装,红砖与花岗岩组合的铺装组合的铺装,03中山岐江铺装设计,.,03中山岐江学习之处,(1)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利用和再设计,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岐江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