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5341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摘要】茅盾,以其勇于面向世界开放与贴近实际的文化心态,凭借高尚的文人品格与精致入微的笔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本文将结合矛盾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文学创作手法、细腻的心理描写等,深入探析矛盾小说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建构方面的影响。矛盾在“五四”时期就对西方现代文体的理论进行了介绍,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茅盾就在文学小说的文体建构上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成为了继鲁迅之后公认的小说文体家,对小说文体的改进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关键词】矛盾 文体 文学 贡献【序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茅盾先生的作品研读,归纳总结出茅盾小说对中国现代

2、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独特贡献。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茅盾“社会分析”小说对文体构建的影响、茅盾的心理描写成为文体构建革新的催化剂、茅盾的文体构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等几大方面。通过研究分析求证,阐述出茅盾小说对中国文学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在文体构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正文】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曾主编汉口民国日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建设、现代文学批评的创立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与鲁迅、郭沫若一起,开辟了一条中国文化、文学现代化的新路。

3、茅盾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在勤奋多产的创作历程中,通过在短篇小说领域开创“社会分析”小说创造模式,在长篇小说领域开创“史诗”式长篇小说文体,对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小说表现形式和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极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的写实性,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水藻行、烟云等,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推动了我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一、 文体的概念 要研究茅盾在文学构建方面的独特贡献,首先要了解一下文体的概念。“文体”一词随着时代和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体”大都指“体裁”和“风格”。在西方,“文体”又译为“风

4、格”,文体研究往往倾斜于对个体语言风格和语言运作方式或编码方式的研究。在中国新文学中,“文体”主要有三义:一为作品样式(或称体裁);二为作品的语言形态;三为作家风格或流派特色。【】本文倾向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卫平教授对“文体”的涵义界定:文体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式,是指一定的话语系统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独特的个性体验、主体意味、思维方式及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它是由叙述话语、结构模式、作品类型等因素构成的文学的审美风范。文体不但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作家精神特性的表现。【】 “可以算作语言优点的,只是准确、简炼、流畅,这纵然是一个最庸碌的庸才,也是可以从按部就班的艰苦锤炼中取得的。可

5、是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这是别林斯基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别林斯基的话主要阐明了两点,一是文体在文学创作中重要性。二是文体具有内蕴性,文体已经上升到比语言技巧更高一级的艺术层面。 二、茅盾“社会分析”小说对文体构建的影响 茅盾的小说被称作“社会分析”小说。这类文体的小说是上世纪30年代的特有产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与个性。以茅盾的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分析”小说的主要特征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现实主义的方法,以截取社会生活横剖面的方式来结构作品,对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生活进行真实描写和全景再现,人物

6、形象阶级特征鲜明,情节冲突,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茅盾也被称为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文学流派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还是以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来反映矛盾“社会分析”小说在那个民族矛盾突出的年代所透露出的社会变动,以及作者透过作品所隐含的忧虑。子夜这部小说描写五六十个大小人物,通过这五六十个人物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各个方面。作品显示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宏大而严谨的结构,整个作品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了多种矛盾: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民族资产阶级内部,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村的天然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方方面面,集

7、中展示的是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作品线索杂而不乱,有条不紊。茅盾通过在文体上追求与纷繁复杂的生活更加适应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更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效果,力求完整地反映那个时代的复杂全貌。 三、茅盾的心理描写成为文体构建革新的催化剂 看茅盾的一部部作品中,其实就是在看一幕幕刻画人生内心深处情感与时代道德博弈的活剧。茅盾在心理描写方面手法多样,注重内心语言的刻画,这一点对后来许多作家的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茅盾的诸多作品中,茅盾常以有血有肉的情感对社会上各色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心灵世界进行深挖描绘,用文学艺术手段表达他们

8、内心的苦闷、傍徨和矛盾,从而达到揭示人物内心隐秘和冲突的目的。显然,在他后来的一系列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这些特征成为了茅盾艺术创作的独特风格。一般来说,很多作家对稍长段落的心理描写,是感到有难度和沉闷感的。但茅盾有一部作品叫做蚀,正是以长段心理描写而为世人所知的。这段精彩的心理描写运用了人物自述、作者代“抒”,细腻刻画解剖物内心冲突,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立体化了,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幻灭,茅盾的知名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中有一段对慧的长篇心理描写。茅盾着力渲染慧由伤心而愤恨而诅咒一切的疯狂心理:“她发狂似的咬着被角,诅咒这人生,诅咒她的一切经验,诅咒她自己”。至此作家抛开人物自身的感受而转入客观描

9、写,“头盖骨痛得象要炸裂”,“直到她发昏”。接下来是写梦境:慧和过去的男人的冲突与现在与抱素的邂逅这两种经历的交织,在这段描写中,茅盾主要是以描写慧过去受男性欺凌留下的痛苦记忆为主,让读者如临其境地看到感觉到那种精神精神幻象。描完完这段梦境,茅盾没有就此搁笔,而是再一次把慧写回现实。最后才写慧进入了较为清醒的盘算定夺阶段,慧断定抱素不值得爱,进而决定了自己的对策。慧在恢复了刚强与狷傲的态度后,重新肯定了“第一次被骗”后确定的对于男性报复的主意是可行的。于是彻底摆脱了噩梦的袭击的慧重新又振作起来。慧又恢复了她的玩世不恭、刚强狷傲的本来面目。茅盾通过这一层紧接一层的短暂的心理剖析高度概括反映了慧由

10、过去发展到现在的个人身世之性格历史,真实地展现了慧的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同时,茅盾又把慧在经历多个阶段痛苦后形成的那点的男性报复主义的主客观原因也写得合情合理。合情合理的情节构造,增强了小说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运用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是茅盾小说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在心理独白小说腐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日记体形式创作的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通篇以主人公的自讼自辩,自我解嘲来展示其内心独白,至始至终以人物“意识流程”作为内在线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开展故事情节。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秘方面,茅盾除了采用了大量运用内心独白之外,还不时插入一些回忆、幻觉、梦境、联想等逻辑推理

11、。这些手法的运用贯通全篇,比如:第一则日记中,以赵惠明的回忆和联想来描述她的身世经历,同小昭和希强的“特殊关系”以及她对个人前途的憧憬等等,从而使读者既可了解她步入歧途的原因和过程,也能看到她的矜持、放荡、淫靡、嫉妒等性格特征和苦闷挣扎的情况。作者通过赵惠明思想活动的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深化了这个人物的矛盾性格,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四、茅盾的文体构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其文体有着鲜明的独特性。茅盾也是出色的文体家,他较早地具备了文体的自觉意识。这种对文体的自觉意识最早来源于在1923年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文体风格的称赞和对呐喊的文体学贡献高度评价。从

12、此之后,茅盾也在自己从事小说创作中努力探索着新的小说形式和表现技巧。1958年,茅盾在自己的茅盾文集第七卷的后记中,回忆起当年写小说时的状态是“在努力挣扎,想从自己所造成的壳子里钻出来”。我们可以从茅盾的这些话中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茅盾是一个以小说艺术为生命的文学巨匠,在更新小说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茅盾不断地尝试摸索创造,自觉地促成小说文体的现代变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代文学大师的革新风范。茅盾正是这样孜孜以求地探索着既符合时代又适合自己小说新文体的路子,创造了体式完备、形式多样的小说类型,形成了具有现代感和形式感的艺术景观。 茅盾作为长篇小说的开拓者,他对小说文体建构的独特贡献当然首先表现在长

13、篇体式的开掘上。早在1933年,吴组缃就指出:“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方面有两位杰出的作家:鲁迅在前,茅盾在后。”【】吴组缃的类比是十分精辟的,也是对茅盾在小说方面的造诣最高褒奖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严格意义上来将,茅盾的小说对于现代长篇小说的样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及在此影响下所显示出的现代小说文体意识的独立性,是与茅盾的进入小说创作分不开的。说到小说创作,不得不提到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蚀,这部小说可谓是“三部曲”形式的开篇之作。这部小说既可独立又能连缀,既可分又可合,融会贯通,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加上这部小说的文学创作水平,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不可不多的佳作。之后,茅盾又创作了许多三

14、部曲作品,将这一形式推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更是现代中、长篇小说文体新的拓展,如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等。而就小说结构而言,茅盾的小说突破了单一的线性结构,表层的时空交换构架呈现了开放性和交叉性的结构特点。热情关注时代风云,深刻把握辽阔而复杂的社会,构成了他小说宏大而严谨的布局、盘根错节的人物和情节交叉的网状结构。一是茅盾在长篇文体上的建构,首先在于他开创了“全体小说”。“全体小说”,是日本学者田村里子在谈到马尔克斯的作品提出的概念。田村里子说:“马尔克斯的作品刚劲豪放,与日本文学特有的纤细或者说柔弱的美恰恰相反,他是把社会、政治、美熔于一炉,探索全体小说的作家。”【】茅盾恰恰在这点上和马

15、尔克斯的创作手法和思路相吻合。矛盾将社会、政治、美交融于一处,成为开创“全体小说”的作家。在“全体小说”的创作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和形式问题,也是一个反映小说家把握生活方式的问题。茅盾的这种“全体小说”,必然决定了他要从整体上把握生活和时代的脉搏和律动,透过他所生活的大时代的空间内,去感知、去领悟时代生活的主潮和去向,去捕捉反映生活、驾驭题材方面的创作灵感和文字碎片。吴组缃对矛盾在这一方面的才能有这样的评价:“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最大缘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时代与社会;他懂得我们这个时代,懂得我们这个社会。他的最大特点便是在此。”【】二是茅盾在长篇文体上的贡献,还在于他建构了

16、长篇日记体小说。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日记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都是短篇。到了茅盾的腐蚀才真正显示出长篇日记体的文学艺术魅力和成就。虽然,在矛盾的腐蚀面世之前,已经有了徐祖正的兰生弟的日记、张天翼的鬼土日记、万迪鹤的中国大学生日记、谢冰莹的一个女兵的日记等一批日记体长篇小说,但从小说的文学成就和受众影响力来看,真正意义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日记体长篇小说应该首推腐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真实是日记的生命,也可以这样讲,没有了真实,日记体小说的生命也就没有了。腐蚀以它的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度和独特艺术手法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以至于许多那个时代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置身其中,当年连载腐蚀的大众生活编辑部频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