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65006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民经济核算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二、核算价格主要有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三种价格。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其应付产品税+加上其应收补贴。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的核算价格,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价格。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购买者

2、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式(GDP):1、生产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2、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按购买价计算的实际

3、消费+虚拟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有形无形资产购入+存货购入-有形无形资产和存货处置支出)+净出口(货物、服务的出口进口后的离岸价格)四、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式(GNP)=国民总收入(GNI)计算公式: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和职工报酬。其中,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一年以下)

4、的工资福利。五、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计算公式: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国民总收入(GDI)+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对国外的经常转移支出= 总消费 + 总储畜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单方面收入转移相抵后的差额,即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减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之差额。包括国际组织往来、无偿捐赠、侨汇或交纳的国外收入税等。六、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七、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100%八、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九、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1、总投入总产出2、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3、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5、4、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5、基本系数(1)直接消耗系数=第I产品投入量/总投入量例如:表3-1 投入产出表数据 单位:亿元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农业工业其他合计消费投资净出口合计中间投入农业工业其他121711255015516242832825501022871-1-12877167016044合计4090231538537-1121274最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净增加值228135731818103合计307021121总投入7016044274通过表3-1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如下:农业工业其他合计农业工业其他0.1714(12/70)0.24290.15710.1563(25/

6、160)0.31250.09380.11360.36360.04550.15330.30290.1022合计0.57140.55260.52270.5584(2)完全消耗系数十、资金流量表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1、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劳动者报酬收到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5、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6、基本记录原则(1)资金流量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反映。在实物交易方

7、面,一个部门的收入同时是对应部门的支出。(2)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3)在金融交易方面,一个部门金融资产的增加(减少),一般伴随着对应部门负债的增加(减少)。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7、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8、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这两个比例相加之和等于1例如:表3-2 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部分) 单位:亿元机构部门 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国内合计国外交易项目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1净出 -30512增加值455101862764923324783453劳动者报酬17054716

8、6860213784599946008459998174生产税净额108577835912724102612724127245财产收入7304258665456789721250313607146011323245418236初次分配总收入128816071298350495769677经常转移2560282460326291134842498469284298784387328可支配总收入106034731355652689773229最终消费9485369214640610总储蓄106034734071157683091611资本转移213312134421382134412资本形成总额2

9、2202188272244342954613净金融投资-9464286-785113301366-2024该表是一个平衡表,其平衡关系由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部门内部平衡关系,即在每一部门之下,来源列与使用列相关项目合计相等,以表达部门内部各种收入来源与分配和消费投资等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在此平衡关系基础上推导得到的经济总量指标。以住户部门为例:初次分配收入总量=23324+(45999+3607)-(21378+1026+31)=50495可支配收入总量=52689+4692-2498=52689总储蓄=52689-36921=15768净金融投资=15768-4-4434=11330另一个

10、平衡关系称为部门间平衡关系,是指针对不同收入分配流量,各部门收入与各部门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每一个收入分配流量项目,其各部门的来源合计肯定等于其各部门的运用合计,由此反映了在特定收入分配项目上,收入分配的来源和去向。以劳动者报酬为例,可以演示这种平衡关系:劳动者报酬:各部门运用合计=17054+716+6860+21378+8=46016 各部门来源合计=45999+17=46016表3-2 收入部门占有结构(%)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以增加值计58.092.389.7629.77以初次分配总收入计16.740.7916.8765.61以可支配总收入计13.720.6117.5368.

11、14根据表3-1数据计算出收入部门占有结构的表3-2中,增加值主要由非金融企业部门创造的(58.09%)住户部门对增加值创造也有较大贡献(29.77%),这是由于存在大量个体经济的缘故;而政府和金融机构则只占有一个较小的份额。经过各种生产要素和秤税等流量分配之后,各部门初次分配收入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非金融企业增加值大部分转移到住户部门,比例骤减为16.74%,而住户部门成为占有比例最大者(65.61%),政府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经过再分配感到的可支配收入分配结构上,住户部门和政府所占比重继续增加(68.14%,17.53%),而非金融企业所占比重继续减少。最终,住户部门获得收入的大部分。表3-3 收入使用结构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国内合计可支配总收入10604473135565268977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