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4807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耿新华-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北受田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备课六年 级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耿新华 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4、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学习内容1分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2、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

3、就来学习分数乘法。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 利用教学分数乘法。(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3) ,那么3,所以3_。同学们想想看,3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

4、个是多少?(列式:3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 :自主完成第1、2题。新课标第一网5、 教学出示6,学生合作探究。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检测反馈1、 完成“自主”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 “自主”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

5、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课外拓展作业:自主第3、5、6题。教学反思 审核人:学习内容2一个数乘分数学习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一、导入

6、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合作探究(1)出示条件和问题:王芳是班里的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王芳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小时呢?小时呢?(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4)提出问题: 小时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3、相关:自主1、2想一想:积的分

7、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4、教学(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116051 (km)(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检测反馈5、巩固:自主第六题:火眼金睛辩对错。(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第8题:算一算,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一个数乘真分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1,积不变,一个数乘大于一的假分数,积比原数大。)课外

8、拓展作业:第4、5、7、9题。教学反思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审核人:学习内容3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

9、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一、复习、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列式计算。 ()的是多少?()的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信息窗口3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男生做的”与“一班共制作的作品”相比较,其中“一班共制作的作品”是表示单位“

10、1”的量,知道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 ,求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5的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5=9(件)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3、巩固:自主第二题,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检测反馈配套:第一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课外拓展作业:第4、7、9题。教学反思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能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

11、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 审核人:学习内容4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出单位“1”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一、 复习1、

12、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5)甲数是乙数的。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信息窗4(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解法一: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45(克)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45=35(克)(4)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60=60=35(克)2、巩固:P14第一题(画出线段图)检测反馈1、自主第2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表示单位“1”的量。2、自主第4题:学生依据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计算结果。课外拓展作业:自主第7、8、9、10题教学反思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