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2961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集 地上天宫整理者:木中C班 薛瑾彦苏州史纪的第九集为地上天宫。这一集主要介绍了南宋时苏州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让我们对家乡苏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本集的大致内容如下:一、从心史谈起“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大画家倪云林这首提写兰花的诗歌是写给那位在井中沉埋心史的郑思肖的。郑思肖擅长画兰花,所作之图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寓意宋朝土地已被掠夺,自己已无安身之地。心史的作者郑思肖(12411318),是南宋末年的诗人、画家。郑思肖原名是之因,宋亡后改名为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这是一本用血和泪写成的书,也是一部奇书。记

2、录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孤忠亮节。对覆灭的南宋王朝和那个戛然而止的时代,郑思肖满怀忠贞的情感和甜蜜的回忆。1275年,郑思肖35岁,元军攻占苏州。苏州沦陷后的第二年南宋覆亡。郑思肖将一腔孤愤倾洒在笔墨之中。他在这期间和以后写下了大量的诗和檄文,对蒙古人烧杀抢掠的罪行予以谴责。他作为一介匹夫,始终坚持关心天下的精神,坚信中国的儒家文化终会战胜元蒙。心史完成后,郑思肖用铁盒密封几层,层间有石灰防腐,投入了苏州一间寺院的井中。在明朝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心史终被发现。此时苏州大旱,承天寺的僧人在疏浚寺的古井中打捞起一只铁函,心史的书稿重见天日。当时众多抗清志士和遗民反复诵读、题咏、评论、传播,借以激励

3、自己。二、经济的发展1.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在苏州的西山岛上,有一个小村落叫后埠。村里至今还在使用一口宋代的古井。人们口耳相传,说这是南宋初年一户姓徐的北方人家定居小岛后开挖的辘轳井。开挖后,人们便按照北方的方式来汲水。至今井内还保留着当时辘轳汲水的痕迹。南宋初年,北方士兵为躲避金兵纷纷南迁。他们一路奔波,最终在太湖深处的岛屿上建立起了一个个村落。这些村落就像是来自北方的种子,在江南的软水温水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北方大量劳动人口的南迁,将农业、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方。既保证了南方劳动力的需要,也增加了产量,养活更多家庭。根据专家统计,当时苏州、湖州两地每年生产的粮食大概是1000万石(在宋代,1石9

4、7kg),全国户口约1100多万户,这就意味着全国每一户人家一年可以吃上苏湖地区所产的稻谷一石。如今太湖的东西山被誉为“花果山”。其实,“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景象在两宋之际就已出现。南宋时,太湖地区的商品性农业渐渐后来居上。宋朝南迁带来了中国经济上很大的一个变化。它使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地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特别是在江南太湖流域。范成大在吴郡志记下了“苏湖熟,天下足”和“天上天宫,地下苏杭”两句广为传播的话。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此时已成为帝国支柱,其经济中心的地位延续数百年而未变。2.坊市制度的崩解与街市的兴盛1975年,在苏州古城中心附近的大石头巷出土了一批宋代文物。其中,有一批泥质

5、陶范引人瞩目。这或许是制作儿童玩具时使用的印模,上面刻着动物、花卉、建筑、佛像和童子。这些文物出土的大石头巷,宋代时叫平权坊。既是热闹的住宅区,也是繁华的商贸区。它印证了唐代坊市制度在南宋时的彻底崩解。南宋时苏州的工商业中心基本上在今天的人民路、乐桥一带。当时周围分布了很多手工业作坊,还有像大市、中市、西市等集中进行贸易的综合性市场。观前、玄妙观一带属于大市范围,还有一些小市是专业市场。若将唐代的长安城平面图与宋代的平江图两相对比,就能清楚地发现宋代城市的变化。长安城内以市和坊隔为若干小区。市是手工业和商铺集中的地方,坊是住宅区,两者截然分开。而在平江图上已找不到明显区隔开来的市,居民可以自由

6、地沿街开店。街市出现并迅速走向兴盛。这样的布局源自城市功能的商业化转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城市由封闭走向了开放。3.专业坊巷的形成宋代的苏州已有了朝廷督办的织锦院和造作局。民间艺人们则按行业不同聚居生产,形成了专业坊巷。三、文化的昌盛1.佛教的世俗化东山岛上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叫紫金庵。紫金庵虽小,却拥有“天下罗汉两堂半”中的一堂罗汉。这些造型丰富、形象生动的罗汉。体现着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也充分彰显了崇尚秀美的时代趣味。罗汉拥有着凡人的形象和人性的光彩。它们拥有普通人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让人倍感亲切。2.最早的城市绘制地图“平江”是苏州的旧称。这二字的意思,据说是为了庆祝宋朝平定江南,这个

7、名称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近400年间,这座城市的样子被镌刻在一方叫做平江图的巨碑上。平江图碑刻成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整整100年前,灭亡北宋的金兵攻占苏州,城市几成废墟。经过100年的不断重建,城市不仅恢复旧观,更踵事增华,于是刻石为记。县、府、塔、园林、城墙和城门在碑上均有体现。据统计,平江图上共绘制有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644处。这些景观以立体象形图例标示,清晰而生动。数百年前,苏州人创造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绘制最早的城市地图。3.瓷器光彩宋代文化的光泽流动在它最著名的瓷器上。他们富于单纯美和抽象美,神奇的釉料泛着仿佛天然玉石的微妙光彩。就像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瓷器就是玉的

8、精神的承受和光大。”4.茶韵书香到了宋代喝茶才开始真正流行,并成为大众的生活习惯。宋代的点茶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茶道。对于知识的传播,宋代的中国真正从写本时代迈进了印刷时代。苏州成为当时全国造纸和刻书中心之一。5.双棋盘格局前街后河,河街并行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风景。这样的城市布局被形象地概括为双棋盘格局。这在现有的10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独一无二。6.文化影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严复强调:“宋代对于近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影响重大。”平江图与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是苏州碑刻博物馆里珍藏着的四大宋碑。它们是宋代中国人天文、地理和历史知识的集中体现。置身于

9、这四大巨碑前,仿佛身处一个巨大时空坐标轴的中心。7.由“尚武”向“崇文”有一句话叫“姑苏文盛出状元”,这与宋代兴起的尚文之风密切相关。它使得苏州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且到明清时期也成为文化中心,还是社会变化的先导之区。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说:“吴下全盛时,衣冠所聚,士风笃厚。”此时的苏州已最终完成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或许我们可以说,宋代就是一个关于井和由井派生出的市井和乡井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一些人物凸显出来,他们锻造了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神,也使物质繁华的苏州拥有了文化的富足和精神的高度。第10集 锦帆无字整理者:木中C 刘玟昊建业本集讲述了元末曾在苏州称霸的帝王张士诚的故事。 张士诚,小名

10、九四,做过私盐贩子。但由于元朝管盐的官差的压迫,不得已之下,举起了反元的旗帜。在攻克苏州后,在这里建立政权,国号大周。议和1359年4月的一天,张士诚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元朝使臣伯颜,后竟与元朝议和。其实这并不令人费解,纵观当时国势,张士诚处于朱元璋、刘福通、方国珍等反元势力的包围之中,此举正应了“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说法。宴会当天的盛景,被富户沈万三遣人镌刻在石碑上,被称为“纪功碑”,至今兀自矗立在人民路报恩寺塔的一隅。张士诚占据着天下最富庶的粮仓,每年通过海运给元朝十一万石粮食,延缓了元朝灭亡。治世正如朱元璋所言,张士诚“恃富,无远图”,他不去与周边势力争霸,而专注于治理苏州。他用锦绣丝绸做

11、船帆,泛舟于一条内河之上,沧海桑田之后,就成了今天车水马龙的锦帆路。当地老人说起张士诚,依旧是那样亲切,因为他对老百姓持宽厚之心。马可波罗来到这个花花世界,惊叹于这个城市的富饶、美丽,马可波罗游记是他感叹之中,留下来的考证。灭国朱元璋手拥强兵,在陆续消灭陈友谅等势力之后,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打张士诚。大军势如破竹,守军望风而逃。但到了苏州城下,事态似乎有了一线转机。全城军民同心拒敌,无数百姓抗战到死,朱元璋军队围城十年,他们就守了十年。人们为了报答张士诚的恩情,从没有内变。朱元璋见久围不下,就写诏书给张士诚,允许他享有地方自治权,但是张士诚却焚毁诏书,毅然迎向战火。然而,张士诚犯了一个致命的

12、错误,他总是处于守势,从没有主动攻击,而苏州再富足,人有多少?粮有几何?朱军实力强大,又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补给、士卒。最后,张士诚被杀,其江浙一带的势力随之崩溃。怀念空碑朱元璋可谓对张士诚恨之入骨,他不仅以极为残忍的方式将之杀害,还对苏州人民施以苛政。二者一比较,苏州人自然更喜欢张士诚。七月三十那天,人们烧“狗屎香”即“久思香”来纪念他,久思,久思,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现在,虽然不见了张士诚的身影,人们依旧可以从老人口中,从古书中,重现他的独立王国的繁华。朱元璋的苛政,使数十万苏州人被迫迁往南京、凤阳等地。为了帮助受难的乡亲们,沈万三差工匠悄悄抹去了石碑上所有文字,后被朱元璋发配他乡。

13、总结张士诚可谓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仁君。他宽厚待人,并在大难临头时血战到底。他的存在,使苏州这方温婉美好的水土多了。 第11集“远涉沧溟” 整理者:木中 赵文路 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卷,“郑和七下西洋”是其中一颗璀藏的明珠,这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本集主要为我们解密和讲述了其中的一些的相关资料与史事。【从马和到郑和】 明朝的一天,一个从云南掳掠而来的十四岁的孩子正在遭受残酷的宫刑。他叫马和,字三宝。在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后,年幼的马和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朱棣,即明成祖,曾发动宫廷政变,从北平打到南京,向侄儿索求王位,史称“靖难之役”。在此次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马和,

14、在朱棣成功登基称帝后被赐予“郑”姓,郑和之名由此得来。【1405年,初下西洋】 在朱元璋海禁30年后,朱棣派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郑和出洋。苏州府造船厂和龙江造船厂所造的60多艘海船在位于长江出海口的太仓刘家港的船坞中蓄势待发。郑和在祭拜完天妃后,率领着27000人的船队出海了。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为了寻找朱棣的侄子建文皇帝,一说是为了宣旨,宣扬朝廷旨意,扬我国威,显我民富,并加强中外友好往来。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郑和七下西洋的重大历史意义都不会改变。【出海之前的仪式,天妃宫】 始建于元代末年的天妃宫,位于南京下关狮子山麓,是郑和每次远航前都要进行祭祀的地方

15、。仁慈美丽,慈悲为怀的天妃,能保佑出海者的平安,因此天妃被出海者尊为海神,敬为妈祖。 如果意志和信念是海上高高举起的船帆,那么天妃宫里的袅袅香火,便是缓缓吹动船帆的清风,时刻护佑着远航的船队。 郑和前四次远航的十二年间,南京曾两次建天妃庙。郑和说,危险的旅途多次受到妈祖的庇护。朱棣因此答应郑和要求赐予天妃徽号。【充足的物资,精湛的技术,成就惊天动地的远航】 元末明初时,太仓刘家港称为“天下第一港口”,已是“漕运万艘,行商千舶”。 他为后来郑和的远航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成为船队出海起锚地。 太仓的苏州府造船中心,是郑和航队用船的主要制造商。 永乐年间,造船成为一项运动,“天下第一造船厂”-龙江造船厂和苏州府造船中心都在如火如荼的为下西洋做准备,沙船,海船,宝船,皆设备齐全。七下西洋的成功,离不开当时繁盛造船业的支持。 要将巨船驶入大海并非易事,太仓人将作塘和船坞连为一体,将江水引入船坞,致使船能够航行,称为“引江导海”。 郑和的航海技术是非常高明的,他精于一种“牵星术”,即看着天上的星象,能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