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2608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斯福新政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罗斯福新政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罗斯福新政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罗斯福新政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罗斯福新政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斯福新政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斯福新政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心的力量看罗斯福与胡佛斗法光荣与梦想第一章里有一个罗斯福与胡佛应对全国性金融危机的故事,十分精彩。从中可以看出,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作为总统可以动用的手段,只是由于民众对主政人的信心不一样,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书中说,到1932年圣瓦伦丁节,美国整个银行系统终于开始总崩溃了。当天,底特律的联合监护信托公司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它一倒,全市银行很可能跟着纷纷倒闭。银行家们要求密执安州州长康斯托克下令全州银行一律暂停营业,康斯托克同意了,宣布全州550家银行一律休业八天,说是“银行放假”。但金融危机是全国性的。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可以想见,民

2、众的心情是多么惶惶不安。他们的对策是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全国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密执安州的银行垮台以后,全国各地银行每天的黄金支付总额陡然增加到3700万元,提款数增加到1.22亿元。各银行门前无不人山人海,争提存款。2月26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银行宣布提款不得超过存款的5%,紧接着100多个银行宣布了类似的限制规定。到3月1日,有17个州的州长急急忙忙宣布全州银行休假。胡佛政府的财政部长建议全国银行一律停业。胡佛就此征求罗斯福的意见,罗摇头不语,就是不表态。3月3日,胡佛收到了他作为总统的最后一笔薪金,一

3、张500美元的支票。下午4点,胡佛邀罗斯福全家出席正式茶叙,提出“美国已经处于金融恐慌和混乱的边缘”,要求罗斯福答应跟他一起采取两党联合行动。罗斯福还是说,他想等一等。茶叙不欢而散。第二天正午12时,随着国会山的钟鸣,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就职演说的洪亮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美国大地,虽然胡佛颓然无语地低头看自己的脚尖,但美国民众却把头抬了起来。当晚,罗斯福就动手干了起来。他援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定下的对敌通商法,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他要求第73届国会在星期四召开特别会议,以便讨论紧急法案。四天后,国会只用了38分钟就通过了罗斯福的紧急法案。根据这项法案,总统和财政部长“已经采

4、取或今后要采取的”任何措施,议会都要一律批准。法案规定,囤积通货的要判刑,此外还授权政府发行20亿元新钞。当晚国家印制局的印钞机就全部开动了。真正精彩的一幕是如何对那些囤积户施加压力。政府动用了宣传机器。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星期一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他们的姓名。几小时之内,只见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因之出土,多少秘藏宝盒得以重睹天日。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长龙来了,不同的是,这回男男女女都带上满载黄金和货币的旅行包、手提箱就是了。到星期六晚间为止,各州银行已经回收了共计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7.5亿元的新钞票。不出一

5、周,就有13500家银行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当时罗斯福下的药是极猛的,但他当时只能这样做,别无他法。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说,如果成功,他将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他就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回答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可是他不甘失败。“新政百日”已经开始了。 赫伯特-胡佛竞选演说节选1928年10月22日机会均等和自由主义的真谛在于,这个共和国不应被任何集团或集团的联合所统治,无论是商业集团还是政治集团。相反,它需要经济公正,就像需要政治公正和社会公正。它

6、决不是自由放任的制度。.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因为我在战争时期有过政府管理和政治控制的实际经验。我目睹了这种做法的专横和不公正,目睹了他对民主政治的破坏,目睹了他对曾经激发我国人民走向进步的本能的摧残。我目睹了在这种体制下工作的人们缺乏进取心,生活水平低下,精神压抑。我的反对意见虽不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但我知道,采用这些方法将动摇美国生活的根基,并摧毁美国进步的基础。我国人民有权知道,我们能否继续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又不抛弃我们的美国制度。我知道我们能。我们已经表明,我们的制度有足够的反应能力,能迎接经济和商务活动中任何新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已经表明,我们能够面对任何经济问题,同时

7、又坚持让人民当家作主,并维持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美国已经成为生来无遗赠的人的机会之乡。这不仅因为美国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而且因为美国有发挥主动性和创业的自由。俄国的自然资源与我国不相上下,俄国人民与我国人民同样勤奋,但是,他们却没有我国*体和社会*度所赐予的长达150年的祝福。.它更接近于消灭贫困,更接近于消灭物资匮乏的恐惧,人类从未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成就。.在那里,人们独立而自由地从事各自的事业;在那里,人们享受着物质财富,但这些财富不是操纵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在那里,人们建设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子孙后代尽享美国生活的各种机会;在那里,人人凭良心做事,并因此而受到

8、尊重;在那里,人人幸福、自由而安全,没有贫穷,没有恐惧,轻松自如而又满怀激情地追求一种更富足的生活。.也许有人会问,除了物质进步以外,我说的这条道路还通向何方?它将使人们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开阔眼界,树立更崇高的理想;它将带来更多的服务机会,不仅指我国人民之间,而且指我国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服务;它将带来一个在物质上繁荣、在精神上健康、不受压抑而又朝气蓬勃的*国-这个*国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富于同情心,慷慨大度。罗斯福与胡佛的竞选辩论同样颇具特色。1932年7月2日,罗斯福发表演说:“在现代历史上,美国两大政党的根本分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壁垒分明,形成鲜明对照,共和党领导人不仅在物质方面失败了,而

9、且在提出目标方面失败了,因为他们在灾难时期不能展示希望,不能为人民指出一条可以返回安全场所的道路。”他保证“要为美国人民实施新政”。次日,一家报纸刊出漫画:一疲惫农民满怀希望仰望天空,见罗斯福座机上赫然写着“新政”两字,从此,“新政”不胫而走,传遍全美。罗斯福打出“新政”旗号,发表一系列竞选演说争取民心获得成功。而胡佛的演说苍白无力,一味强调经济不景气的外在因素,同时无端攻击罗斯福上台“大街上就会长草”,“农田就会蔓莠丛生,一片荒芜”。最后多数美国选民投了保证实施“新政”的罗斯福的票,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时又通过广播发表著名演说,鼓舞国人说:“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编者按

10、:不久前,美国1028名顶尖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给国会议员的请愿书,明确反对美国国会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什么是1028人?因为在77年前,曾有1028位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请愿书,敦促胡佛总统不要签署美国历史最高关税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但遭到胡佛的拒绝。20世纪30年代,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签署了旨在保护美国贸易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而这个法案被认为是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犯下的“最大错误”。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1929年3月,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就职前,胡佛曾在柯立芝政府中担任过8年商务部长,被誉为“伟大的部长”和“所

11、有重要经济政策发言人”。柯立芝时代的美国,是美国内战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顶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柯立芝政府奉行的不干预经济的政策,也为经济繁荣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胡佛竞选时提出的口号就是“更大的繁荣”,让“每家锅里一只鸡,车库里有两辆车”。他宣称,“我将继续推行过去年来的各种政策,那么,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将目睹贫困被放逐于这个国家之外的那一天”,“我们美国今天比任何国家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加接近取得消灭贫困的最终胜利”。但是,盲目的经济繁荣使得美国经济结构失调问题被大家所忽视,自由放任政策对潜在危机置若罔闻造成了恶果。许多政界和经济界要员宣称美国已经进

12、入“永久繁荣”阶段,“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胡佛说,“我们美国人民已临近最后征服贫困了,这是任何国家历史上所没有的”,“美国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舒适的程度”,“没有一个国家的成果比美国更有保障了。”而此时,一场大危机正在酝酿。以胡佛上任为信号,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行情掀起了高潮,各大财团控制的巨型企业的股票上涨到了令人目眩的地步,举国上下都淹没在“虚假繁荣”的巨大泡沫之中。在一本被人们争相翻阅的畅销书中出现了这样的妙语:如果耶稣在世,他也会到广告公司当会计。反危机措施“死板教条”胡佛就任总统仅仅半年时间,1929年10月下旬,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就爆发

13、了。面对危机,一直信奉自由放任主义的胡佛顽固地拒绝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在1929年12月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他强调联邦政府还是少管闲事为好。他向全国宣布,“我们在上一个世纪中,曾经历不下15次大的不景气”,“但是,我们每次从不景气中挣脱出来而走进新阶段时,所达到的总是一个比过去更繁荣的阶段,这一次我们也一定是这样的”。12月12日,危机已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胡佛却发表声明,美国经济形势已“回归正常”、“基本上是好的”。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胡佛不断给美国人民画出一个个美丽的“大饼”:“失业的最恶劣的影响将在60天内消失”,“我确信我们已走过了最险恶的一段”。1930年7月,面对到白宫来要求政

14、府采取紧急措施挽救危机的各界人士,胡佛甚至轻描淡写地说:“先生们,你们迟来了6个礼拜,危机现在过去了。”与此同时,经济危机时的美国创下高达24.9%的失业率。1932年,胡佛在竞选连任的演说中宣称:“我国今后100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1932年12月,胡佛又称,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他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加重了危机的影响随着危机逐步升级,胡佛迫于无奈,开始采取一些反危机措施,试探性地搞了一些公共工程,组建政府性的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铁路和金融机构提供援助。倡导轮流工作制度,要求公务员实行一年中有一个月的无薪休假,以使更多的人获得工作

15、机会。但金融复兴公司的一半资金落到银行和保险公司手里,只有3亿美元左右用于农业贷款及救济失业工人。就效果而言,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死板而教条”,在缓解大萧条方面没有取得什么成效,错过了宝贵时间。胡佛也因此被评为“20世纪美国总统中政绩最差者”。此时的胡佛已是众叛亲离。当时,美国国内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闻,说的是胡佛向他的阁僚梅隆借5美分,打算“给一个朋友打个电话”。梅隆扔给胡佛10美分,“给你所有的朋友都打一遍吧”。犯下总统生涯“最大的错误”在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之中,签署于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被后世学者称为是“最大的错误”。美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南北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一直奉行贸易保护主

16、义的高关税政策。该政策客观上保护了美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相继开征新关税。1921年5月,来自美国各农业州的议员组成一个“农业集团”,要求政府立法保护农民的利益。次年9月,美国国会再次通过法案,恢复1909年的高额关税。这些法令的通过,对于“战时幼稚工业”,主要是化学工业和染料工业给予了特别的保护。1927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达35%以上,是仅次于西班牙的世界第二高关税国。随着大危机的到来,美国国内要求提高关税的呼声再次高涨。1929年1月,美国国会召开关税改革听证会,试图帮助农场主摆脱萧条。4月,国会议员霍利和斯姆特联名提出关税议案。10月,纽约股市崩盘,美国陷入空前的大危机之中。此时,不仅农业部门要求保护关税,许多工业企业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