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2579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布局和谋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画面组合法”构思训练教学设计姓名 王瑞 单位 大连庄河第一初级中学 任教学科 语文课题巧用镜头摄万象记叙文“画面组合法”构思训练(人教版)课时1课型作文训练课教 学 目 标1、了解什么是“画面组合式”作文并掌握选取画面的方法。2、能运用“画面组合法”构思写作提纲。3、能生动、细腻的描摹画面。4、能从平凡琐碎中发现生活的情趣与美好,进而发掘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学重点披沙拣金,撷取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教学难点紧扣“中心”,细致生动地描摹。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导入法,点拨法,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写作前不善于列写作提纲,缺乏一

2、个提炼思想、谋篇布局的过程。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擅长描写,但对于文章巧妙的构思缺少理性的思考。教学过程一、广告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播放广告短片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教师行为设计:1、这段广告由哪几组画面组成?2、画面排列有什么顺序吗?学生行为设计:跟随广告短片进入情境并思考。出示课件2:画面一:“等你考上大学,妈就享福了。”画面二:“等你毕业找到工作,妈就享福了。”画面三:“等你结了婚,妈就享福了。”画面四:孙女:“奶奶,等我长大让你享福”此时,老人已满目沧桑教师点拨:这四组画面表达的共同的主题就是: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我们把摄影师拍摄影像的这种方法,运用到作文构思中,我们称它为“画面组合法”。什么是

3、“画面组合”呢?出示课件3:记叙文写作中,我们把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画面描绘出来,按照一定的方式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广告短片让学生置身于画面形象的情景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影像中理解“画面组合”的概念。二、范文引领,梳理方法沉醉的记忆 窗外,夏树苍翠,微风轻拂。静静地闭上眼睛,风,摇起了沉醉的记忆。 温情的夕阳家乡,坐落在山脚下,一个宁静的小村庄。 红日西斜时,在与天地的交接处,太阳红润的脸庞染红了云彩,染红了小河,也染红了在田间劳作的人们。爷爷还在田间耕种。每当此时,我就像小鸟一样飞到田间地头去催爷爷快点儿回家。因为在我小小的心里惦记的是爷爷满脑袋里总也讲

4、不完的鬼怪故事,装的是爷爷在回村的路口顺手为我捎回的花花绿绿的糖果。当爷爷笑呵呵的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拉着我的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橘红的夕阳便辉映在爷爷额头上,躲进那抹也抹不平的皱纹里。夕阳的余辉中,阡陌交通的田间,那一长一短的身影,像一幅温情的田园画,便永远定格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醇香的青烟余辉将尽时,村落里的烟囱便开始快乐地吐出一团团青烟,一缕一缕,一圈一圈地往上飘。走进厨房,妈妈在灶前忙活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肚子也跟着咕咕地叫。瞄着母亲,趁她不注意,迅速翻开锅盖,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抓起香喷喷的丸子,立马塞进嘴里,烫得我不停地唏嘘,然后偷偷地溜走。站在院子里,狼吞虎咽地吃下丸子,

5、用手背抹一下嘴角,看着屋顶上冒出的袅袅青烟,心里无比的窃喜。而今回望,那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那偷吃的小女孩,那袅袅升起的青烟依然那么温馨。世上最醇香的美味,永远是妈妈的味道。 摇曳的火苗皓月升空时,星光点点,而皎洁的月显得十分静谧与安祥。月光下的我们却不安分,几个小伙伴探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我们捧着木柴和红薯,围在院子里的灶台前。当火苗升起,便手拉着手唱起童年的歌谣,摇曳的火焰映衬着童真的笑脸。火苗熄灭后,便一人讲一个故事。谁讲得最好,谁就可以先从火堆里掏出香喷喷的大红薯。再回首,那红薯的香气,那一群伙伴们围着火堆唱歌、讲故事的场景却如那时的火苗,仍在心底摇曳,永不熄灭。如今,走在故乡的小路上,

6、那物依然亲切,那音依旧动人。闭上眼,那跳动的火苗便飘出了缕缕青烟,夹杂着阳光一样的温暖和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配乐,学生朗读范文。(一)、选择画面多角度教师行为设计:1、作者记忆了哪些事?2、作者为什么而沉醉呢?学生行为设计:1、快速浏览范文获取信息。2、自主组织语言概括。出示课件4:画面一:夕阳下 田野里 祖孙 携手归家 脉脉温情画面二:青烟下 厨房里 母女 偷吃美味 浓浓深情画面三:火苗下 院子里 伙伴 唱歌讲故事 纯真友情教师行为设计:这些画面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吗?在选择素材时给你什么启示呢?学生行为设计:思考回答。教师点拨:这是一篇典型的“画面组合式”作文,为了表现小作者的沉醉之情,作者选取

7、了童年生活的三个时间,三个场景,三个生活片段,以生动细腻的笔法展现了三幅画面,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也表现沉醉的回忆给其带来无尽的温暖。运用画面组合构思作文,为使内容饱满丰盈,我们在选择画面时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选材。(二)、选择画面要鲜活教师行为设计:如果把文中第二个生活片段换成别的好吗?老师口述文字。半夜里,我突然发高烧,妈妈二话不说背起我上医院,又是挂号,又是问诊、拿药,忙活不停,待医生给我打了针,她才安静地坐下来,问我:“好点儿没?还难受不?想吃点啥?”我一抬头,发现她的眼角已爬满了皱纹,那白白的银丝格外的刺眼。顿时,喉咙像塞了一团棉花。学生行为设计:思考并回答。

8、教师点拨:在选取画面时,要注意素材的独特性,新颖性。要选取那些与众不同的,能体现自我个性的鲜活的生活细节。(三)、选择画面的原则:围绕中心出示课件5:画面组合法,从组合的内容来看:可以组合人物生活片段,事件情节片段,景物描写片段;从描绘画面的角度来看:可以是完整情节,精彩瞬间,可以是近景细描,可以是远景勾勒,可以是人物特写,也可以是细节描摹。 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片段,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紧紧围绕中心,由中心主题这条红线贯穿各个片段,这样才能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设计意图:作文指导教学资源,主要是范文方面的资源。为此,特地精选一篇贴近学生生活、典型的画面组合式的范文。通过研读范文,让学生理解紧紧

9、围绕中心选材,选材的多角度以及素材的鲜活性。三、小试牛刀,实战练习 老师行为设计:题目:最美的时光训练一: 用“画面组合式”构思写作提纲。训练二:描绘其中一个画面,200字以内。学生行为设计:1、说一说:在成长过程中,你认为哪些时光是最美的呢? 2、列提纲:把自己的构思列个简要的提纲。 3、描画面:细致生动地描绘一个片段。设计意图:用具体的题目训练学生如何运用画面组合式构思写作提纲,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运用此法构思并练习细腻具体地描摹画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告诉大家一种构思的规范形式,文章的外在形式是不能够规定的,于是就有了美文的千姿百态。好的记叙文最终还是要看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对细节的还原,

10、对生活切身的体察与深刻的感悟。五、作业设计完成作文:最美的时光要求:1、运用“画面组合法”完成作文。 2、画面描摹细致生动,不少于600字。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用花瓣形式呈现视觉美感。选择素材时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素材要具有独特性、鲜活性;不管选择何种片段素材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另外要注意画面组合时,画面既是彼此独立又相勾连,注意画面之间内在的连缀点。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揣摩典型范文,从中把握构思技巧。不是把写作的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精选典型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细细揣读的基础上归纳理解。所选文字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读起来有亲切感,易于达成共鸣,易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经过一番揣摩,学生大都

11、能从中感知到选择素材的要义。 I2、通过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梳理美好的点滴生活,再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素材来构思,并细致的描摹画面。学生思维丰富,经历了“感受”“提炼”“描摹”的逐级递进的过程。而每一次思维的深入,都是在交流讨论、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认识的偏差可叫在师生互动中得到矫正。 学生习作提纲习作:习作1:晚春清晨,我和爷爷树下打枣。盛夏午后,我和伙伴池塘边捉小鱼。初秋傍晚,我和家人采摘苹果。习作2:清晨草野中,伙伴们收集露水。中午溪水旁,伙伴们打水仗。傍晚桃花树下,伙伴们跳皮筋。习作3:春日,槐花树下,和奶奶采摘槐花。初夏,河水边,和爸爸玩泥巴。盛夏,溪流旁,和伙伴捉鱼。习作4:

12、枣树下,姥姥讲故事。我和姥姥摘枣,吃枣。我和姥姥一起做枣糕。习作5:幼时,农家院里,姥爷陪我荡秋千。儿时,草坪上,伙伴们捉蝴蝶。现在,操场上,朋友们并肩长跑。习作6:树下,爷爷讲故事。树下,伙伴猜谜语,捉迷藏。树下,奶奶做粽子。描绘画面习作:习作1:桃花飘飘洒洒铺满青青草地 ,树下,一根皮筋,三个人。“小皮球,驾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两手掐着腰,灵活的双脚在皮筋中来回游走。一猫腰,灵巧的手指一会儿捡起一片绿叶,一会儿拾起一片落花。高扎的马尾辫像被风拂起的柳枝,左右摇摆。头上的发卡在阳光照耀下,焕发着别样的光辉。这光辉撒向天空,撒向大地,撒进心里。时间也仿佛

13、定格,定格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习作2:童年记忆里,家门口枣树下,祖孙俩嘻哈打枣的声音仍萦绕耳边。树叶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爷爷便把我叫起,“孙子,咱俩打枣去啊?”,我一骨碌爬起,揉着惺忪的睡眼,望向枣树,“咦?也没有多少枣成熟啊?打什么呢?”爷爷说:“这枣儿树啊,就得打,没有打枣的枣树结出的果儿一定不好吃。”说着,爷爷便拿起石头,朝着树上扔去,有时候爷爷也会打空,我们便哈哈大笑。我学着爷爷的样子也拿起石头打。“一个,两个,三个”童年打枣的美好时光,永远定格在我心里。习作3: 一阵微风轻拂,大片大片的槐花簌簌地落下,我和奶奶佝偻着身子在树下选采槐花做香料。我踮起脚尖,用小手去够,使了吃奶的劲儿,还差

14、点扑了空。奶奶笑着过来帮我,只见她两只手指轻轻一捏,一簇鲜嫩雪白的槐花便落在了背篓里。夕阳下,奶奶背着装满槐花的背篓,拉着我的小手回家。奶奶把槐花用清水淘洗一番,我们便把花儿铺在阳台上晾晒,晾干后的槐花仍然散发着清香,那清香萦绕心头,成为我最美的时光。习作4:小时候,姥爷在乡下有一个自己的农家小院,那小院,充满了我的欢声笑语。那时,你会常常听到院子中传来“姥爷,姥爷,荡秋千!”姥爷便笑眯眯,佝偻着腰,将地上的我抱起,放到秋千上,一只手轻拂着我,一只手轻轻摇着秋千。我便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望着蓝天,哈哈大笑,姥爷也合不拢嘴,跟着我一块儿笑。那笑声传向遥远的蓝天,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时光。习作5:放学回到家中,便听见那熟悉的厨房协奏曲:妈妈用铲子不断地翻炒着食物,油烟机轰隆隆地嘶鸣着,水流哗啦啦的响着。随着一声清亮的吆喝:“开饭喽”我便急忙奔到桌旁,此时父亲也回来了,拍拍我的肩膀,讲着他今天的所见所闻。母亲在右,父亲在左,我坐中间,母亲提起筷子夹起大块肉,穿过饭菜腾起的香气,轻轻地分别放在我和父亲的碗里,我们默默相视一笑,就这样,虽缄默不语,但彼此的牵挂呵护却紧紧相连,这饭菜的馨香以及家人围桌而坐的温情永远定格在我最美的记忆里。习作6:夕阳西下,屋顶升起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