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2578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复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中考散文复习,安徽中考命题探究,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方面的能力。, 散文阅读,从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来看,散文阅读试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阅读材料更多涉及亲情、友情等内容。 (2)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问答题为主

2、,有时某道题会以填空或填表、选择的形式出现。 (4)分值保持在22分至25分之间,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20112016安徽中考散文阅读命题分析,内容理解与概括(20112016都有) (3到14分) 句子的赏析与理解(20112016都有) (3到6分)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2014 2016)(6分) 理解标题内涵(2013、2012)(6分) 感悟与启示(2011、2014)(2到6分) 推敲词语、仿写、写作手法等。,内容理解及概括的考查,常考题型: 1、文章叙述了哪几件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XX的原因 3、请分别说出对XX的理解 结合全文,请说说xx有着xx的特点? 根

3、据文章,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仿照示例填写情节内容 ,中考链接,2016安徽中考第8题 2013安徽中考第10题 2011.安徽中考9.10.13题 2014安徽中考:红书包第一题: 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参考答案(3分) 1、红书包很美 2、有了红书包,我就感到很快乐。 3、大家都认为红书包漂亮。 4、别人有了,我也要有。 (答题要求: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答题思路 :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答前仔细阅读题干,从它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题目信息在文中哪一段哪一层等) 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 (确定段落后联系大意筛选答案

4、内容,注意找准关键词、中心句,留意抒情、议论段,可能从哪起到哪止可能有几点 等) 第三步:整理答案,列序号,求规范。 第四步: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牛刀小试,15年安徽中考:槐花 第10题:文章第3段至第15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分) 答案: ( 1)、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 ( 2)、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惊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3分,意对即可。,具体答题方法指导: 这类“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材料中捕捉出重要信息,对内容进行简要提炼的能力,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摘录法。找取注释或原文的中心句、过渡句

5、、抒情议论句等将其摘录出作为概括性的文字。 2、串联法。把记叙文六要素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标题追溯法、问题概括法等。,句子理解及赏析考查,常考题型: 1、(从修辞、词语角度)赏析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2、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子。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有人说文中xx句子具有表现力,请你赏析一下谈谈你的看法。 5,牛刀小试,从修辞角度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4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答案一: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

6、天的特点,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1分) 答案二:1、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 2、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写出了春天的成长历程,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2分) 3、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1分),常见修辞及答题格式,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特性。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怎么样(的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层层深入显得“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或“抒发强烈情感,使观点更鲜明。 夸张: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

7、事物的特征 反问: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激发的读者的感情,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 设问: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xx对象xx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富有诗意.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中考链接,2016安徽中考7题 2012安徽中考12题 2014安徽中考8题 2013安徽中考 第12题远去的乡村: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中画线句子。(3分) 答案:运用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亲切生动,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场景的喜爱之情。,具体答题方法指导,答题 入手角度(1分) 1、从修辞角度。

8、 2、从常见句式及表达效果入手:疑问问(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短句(节奏鲜明)、整句(音韵和谐)。 3、从词的角度或句子所在的位置入手。 答题格式:“xx”一词(等词),写出了xx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 4、从表达方式入手。,内容:句子本身意思(如景物特点、人物特点等 )(2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作用: 联系上下文、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写作意图。(1分) 答题技巧 =角度 +内容+作用,例: 2015安徽中考:槐花 第13题:.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3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13、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的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 树繁 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共6分。描写方法2分,表达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