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纸的过程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0419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造纸的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造纸的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造纸的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造纸的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造纸的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造纸的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造纸的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古代造纸的过程,斩竹漂塘 造纸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中,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煮徨足火 将软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桶中蒸煮8天,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被分解了。,汤料入帘 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这样,纸就基本造成了。,透火焙干 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