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检查指导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0312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检查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线路检查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线路检查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线路检查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线路检查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检查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检查指导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线路设备检查(一)线路设备静态检查1.作业条件1.1 V160km/h的线路区段可在天窗点外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好防护,来车时要及时下道。1.2 160km/hV200km/h的线路区段必须纳入天窗点内作业。1.3作业时间根据检查长度确定。2.人员要求2.1岗位要求作业负责人为班长及以上人员,作业人员经段级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人员。2.2人员配置防护人员2人,作业人员不少于1人;夜间作业不少于3人/组。3.作业料具轨距尺、钢卷尺、直尺、弦线、石笔、线路检查记录本、曲线正矢检查记录本、信号旗(灯),通讯设备(对讲机)。4.配合要求不需要其他专业配合。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

2、.1.1检查工具侵限,造成碰撞事故。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伤害;通过列车时避让距离不够,列车坠物伤人。5.2.2遇浓雾天气,人员违章上线检查。6.防护要求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联络不畅根据现场情况增设中转防护)。7.作业程序7.1 作业准备:备齐量具,检查记录本。上道前检查人核准轨距尺,正反水平误差不大于1mm。7.2 防护设置:驻站联络员车站登记,与工地防护员按规定做好通话及记录。7.3 基本作业7.3.1检查轨距、水平,按“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检查并记录。检查顺序为本人行进方向,同时检查零配件缺损、道床病害、枕木状态并记录。7.3.2目测高低

3、和方向:在检查轨距、水平的同时,每隔100-150m目测高低、方向。不良地段用弦绳检查。高低用10m弦、轨向用40m弦检查,按规定进行检查、记录数据。7.3.3检查曲线正矢:检查范国内有曲线时,在检查完轨距、水平后,用20m弦按既有桩点号每5m检查、记录一次数据,并与各点的计划正矢相对应。7.4整理作业:超限勾划:凡检查记录中,所检查项目检查值超过临时补修或保养偏差管理值,应在检查记录薄相应位置进行勾划,并及时消灭。7.5开通:车站销记,撤除防护。8.质量标准:8.1检查误差不超过1mm。8.2检查位置准确,项目齐全,不漏项。9.其他:避免恶劣天气上道检查。10.作业流程(作业准备)-(防护设

4、置)-(基本作业)-(整理作业)-(开通)(二)线路设备动态添乘检查1.作业条件1.1不受天窗限制1.2作业时间根据添乘车次、添乘长度确定。2.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经段级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符合添乘要求人员。2.2人员配置添乘人员1人及以上。3.作业料具检查记录本,必要时应携带视频记录设备、添乘仪。4.配合要求不需要配合。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进站上车与车站工作人员发生矛盾,造成路风事件。5.1.2添乘过程中影响司机正常操作,不遵守驾驶室规定。5.1.3检测仪器未正确安置,造成数据不准。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上下机车时滑倒,造成人员伤害。5.2.2在机车上

5、随意乱碰机车部件触电,造成人员伤害。6.作业程序6.1作业准备:出示证件,询问、记录司机姓名、机车型号、车次,安设仪器。6.2瞭望检查:6.2.1集中精力瞭望和观测仪器。6.2.2做好记录:区间、里程、问题、涉及人员、简要原因。6.2.3危机行车安全或严重问题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6.2.4遇突发事件,及时传递信息,协助乘务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处理问题。6.3信息反馈:6.3.1添乘后将问题通知调度。6.3.2调度做好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调查、整改。6.3.3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调查、整改后,向调度详细反馈信息,形成闭环;存在考核将考核意见上报。6.4跟踪整改:6.4

6、.1添乘人员要进行闭环跟踪,对有异议的要现场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作汇报。6.4.2违反相关考核办法,提出考核意见。7.质量标准:路局及各段考核办法。8.其他:掌握添乘车次时刻及检查项目。9.作业流程 (作业准备)-(瞭望检查)-(信息反馈)-(跟踪整改)(三)单开道岔检查1.作业条件1.1 V160km/h的线路区段可在天窗点外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好防护,来车时要及时下道。1.2 160km/hV200km/h的线路区段必须纳入天窗点内作业。1.3作业时间根据检查长度确定。2.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检查人员由不低于班长及工长指定的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2.2人员配置防护2名、检查人员不少于1

7、名。3.检查料具轨距尺、支距尺、检查小锤、弦线、直尺、石笔、道岔检查记录本、塞尺、信号旗(灯),通讯设备(对讲机)。4.配合要求电务(视现场情况确定)。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未按规定设置防护。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检查转辙部位时,要防止尖轨突然扳动、挤伤手脚。5.2.2有来车时应未按有关规定及时下道避车。邻线有来车时未停止工作,造成人身伤害事故。6.防护要求设置驻站防护1名,工地防护1名。7.作业程序7.1确定道岔直、曲标准股。在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左侧为标准股,导曲线以外股为标准股。标准股较高时记为“+”号,反之为“一”号。7.2目视道岔方向和高低。站在道岔

8、外约30-50m左右处,面向道岔,先看道岔方向,后看道岔前后高低,必要时可用弦线测量。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处所,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7.3按顺序检查道岔的轨距、水平:用轨距尺在规定的部位逐处检查,先检查轨距,后检查水平。将各部位几何尺寸误差值记录在检查记录簿轨距、水平栏内。在道岔检查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其他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以及钢轨、尖轨、辙叉、夹板伤损情况。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7.4检查支距:可由两人协作配合。在规定的支距检查点上,用支距尺检查支距值,填写在检查记录簿导曲线支距栏中。如有超限,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7.

9、5检查道岔爬行:用方尺在基本轨前接头处检查两接头的相错量,用方尺在尖轨尖端或尖轨跟端检查尖轨的直角相错量,并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记事栏内。如有相错量超过20mm,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内。7.6检查连接曲线正矢。用10 m弦线(另安排两人拉弦线)和直钢尺,在外股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连接曲线正矢。如有超限,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7.7检查道岔各主要部位的有关尺寸,包括尖轨的动程和开程、尖轨尖及竖切部分的密贴情况、尖轨跟端间隔铁尺寸、辙叉前后开口尺寸等,并由此分析轨距、方向等超限原因。8.质量标准8.1检查项目和部位必须完整,无遗漏,检查位置必须准确,要将超限处所查出来,记录准确无误。在

10、轨距递减、递增变化点检查部位,按规定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0mm。支距检查部位的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 mm。8.2检查数据结果正确。轨距、水平、高低、方向、支距、正矢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mm。8.3检查顺序规范、合理,位置正确。8.4对超限处所的范围判定正确。8.5准确判断各种病害产生原因、作业位置、工作项目、工作量。9.作业流程(准备作业)-(确定标准股)-(目视方向、高低)-(按顺序检查)-(检查支距)-(检查爬行)-(离缝、三道缝、警冲标)-(附带曲线正矢)(四)集中巡检1.作业条件1.1 V160km/h的线路区段可在天窗点外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好防护,来车时要及时下道。1.2 160km

11、/hV200km/h的线路区段必须纳入天窗点内作业。1.3作业时间视工作量确定。2.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巡检作业负责人不低于班长,作业人员经段级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巡道作业可由责任心强的职工担任。2.2人员配置集中巡检防护人员2人,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巡道应不少于2人。3.作业料具轨距尺、支距尺、检查小锤、弦线、直尺、石笔、各项检查记录本、塞尺、铁丝、夹钳、信号旗(灯)、通讯设备(对讲机)。4.配合要求无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检查不仔细,未及时查处安全隐患。5.1.2未按规定设置防护,危机人身安全。5.1.3工具侵限,危机行车安全。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

12、下道不及时,危及自身安全。5.2.2不服从作业负责人安排,盲目作业。5.2.3 雾季雾天瞭望不良。5.2.4 限界狭小、高道床、窄路肩地段人员滑倒跌伤。6.防护要求(巡道作业可不设防护)6.1线路区间作业集中巡检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巡道沿路肩检查,须上线检查时,1人防护、1人上线。7.作业程序7.1核对量具。检查道尺能否调头。7.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记录。7.3查看线路几何尺寸外其他情况并进行记录。7.4对检查数据按要求进行下一步处理。7.5对沿线封闭网进行修补。8.质量标准检查认真,读数准确。(五)轨检仪检查1.作业条件1.1 V160km/h的线路区段可在天窗点外作业,

13、必须按规定设置好防护,来车时要及时下道。1.2 160km/hV200km/h的线路区段必须纳入天窗点内作业。1.3作业时间根据检查长度确定。2.人员要求2.1岗位要求2.1.1由工班长或胜任人员担任。负责当日作业任务布置、工作协调,全面负责作业安全及质量。2.2人员配置2.2.1防护人员:防护人员2-4人。2.2.2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3.作业料具轨道检查仪及相关配件工具、道尺、辙叉磨耗仪、钢轨侧磨仪、检查锤、一米平直尺,塞尺、信号旗(灯)、通讯设备(对讲机)。4.安全风险构成4.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4.1.1违章作业造成检查数据不准确,仪器损坏。4.1.2未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未认真履行职责

14、,造成碰撞事故。4.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4.2.1作业人员摔伤、碰伤。4.2.2人员下道不及时、防护失职,造成作业人员机车车辆伤害事故。5.防护要求5.1线路区间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两端防护2人(中间联络防护根据实际设置)。5.2站内、道岔区段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5.3线路封锁时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6.作业程序6.1作业准备6.1.1设备检查:检查前由班长布置当天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地点及要求,组装轨道检查仪,校正标准值,检查轨检仪是否正常,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确认防护已设好。6.1.2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工地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并用通讯设

15、备(对讲机)联络,防护设好后方可作业;上下道床时,应踩稳踏牢,防止摔倒。6.1.3作业中本线下道避车应距列车不小于800m下道,邻线下道避车应距列车不小于500m下道,人员距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避车,仪器在路肩上放置平稳,严禁放置在两线间和石碴边坡及以上;天窗点内检查时邻线来车时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6.1.4检查人员携带工具下道后,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并不得到邻线及两线间避车。6.2检查线路6.2.1线路检测、检查内容:轨道几何尺寸、钢轨(掉块、低塌、侧磨等)、轨枕、联接零件、防爬设备、无缝线路观测、道床、路基、道口、标志、外观等11项,并做好记录。6.2.2道岔检测、检查内容:轨道几何尺寸、钢轨(岔心、尖轨状态,顶铁与尖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岔枕、联接零件、轨道加强设备、无缝道岔观测、道床、标志等8项,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